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

  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达。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张兼善云。白通汤用附子。凡四证。惟真武汤一证熟用。余皆生用。何也。凡附子生用则温经散寒。炮熟则益阳除湿。干姜辛热。故佐生附为用。生姜辛温。少资熟附之功。然白通等汤。以下利为重。其真武汤证。以寒湿为先。故用药有轻重之殊耳。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腹痛者。寒湿内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

  湿胜而水谷不别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与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真武汤方第九十七

  茯苓(三两味甘平) 芍药(三两味酸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白术(二两味甘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热)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湿淫所胜。

  佐以酸平。附子芍药生姜之酸辛。以温经散湿。

  后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气逆咳者。五味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芍药之酸泄气。干姜之辛散寒。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论云。真武、北方水神也。水气在心下。外带表而属阳。必应发散。故治以真武汤。

  青龙汤主太阳病。真武汤主少阴病。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通脉四逆汤方第九十八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后加减法。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以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一两。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

  王宇泰云。方与四逆汤同。但此倍干姜耳。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

  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卷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四逆散方第九十九

  甘草(炙味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干味苦寒) 柴胡(味苦寒) 芍药(味酸微寒)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以泄里热。

  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后加减法。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干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