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张聿青医案
书名:张聿青医案
作者:张聿青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目录>

<篇名>例言

属性:一是编次序,先外感,次内伤,次杂病,古则取法金匮,近则以准绳医通诸家为准。
一每病以主病为纲,而相类者附之,如类中附于中风门是。
一六经病总名伤寒,而东南之区,真伤寒少,温病为多。内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南阳于中风
伤寒后,即继以温病风温两条。难经则云伤寒有五。窃谓伤寒与温病,南北对峙,伤寒可以该温
病,温病亦可以该伤寒,在冬为冬温,在春为风温,在夏为温热,长夏为湿温,交三伏后则为伏暑,
在秋为秋燥,俗亦谓秋温,此就时令言之也。南阳则以温病之重者为风温,今人亦或谓之伏温,
故以风温为温病之提纲,而冬温温热秋燥皆附之。惟湿温与伏暑截燃不同,另立专门。鄙陋之
见向所得诸师承加以数年之涉猎,略述编次之意如下。
一平时论著及改窜门下之作,先师向有编订付刊之志,而未竟厥功原稿为哲嗣借出,去岁哲嗣
云亡追寻不得姑将旧抄若干篇,附于本案之后片鳞半爪,不忍抛弃汇而集之,不屑贻讥于大雅也。



<目录>

<篇名>张聿青先生传

属性:三吴古多良医,明清之世,松江李中梓、常熟缪希雍、吴江徐大椿、吴县叶桂、元和陆懋修,闻望着述,后
先辉映,虽所诣有纯驳,可谓卓然能树立者矣。其后乃有无锡张聿青先生,先生讳乃修,父工医,先生
少承家学,益孟晋, 思博稽,以仲景之书为宗,而斟酌刘李朱薛诸家之说,论病处方,变化万端,非姝
姝守一先生之言者。平生论述甚多,散佚不存,仅得其诸论一二,其论霍乱云、霍乱热多寒少,孟英固
自言之。但其论寒热二证,有一定之据,如热病则于未病之前数日,先有目中溜火肛门灼热等象。然
历见患病者,一吐一泻,无不肢冷粘汗,脉伏不起,大烦大渴,螺文缩陷,甚则失音目陷,虽投白虎得生
之热证,未必于未病之前如孟英所云也。而投理中四逆得生之寒症,未必不烦不渴,神情狂越,与热
证相似也。村医每见肢冷脉伏,不问口渴,不验舌色,妄投四逆而霍然向愈。亦有肢冷脉伏,大烦大渴,
渴而能饮,投白虎地浆而竟毙者。余以三十年阅历,始知热证于未病前先见火象之说,殊难为信。惟
一经芳开,热象发现,对病用药,方无误治。盖热症有湿邪外遏,寒证为阳气闭塞,芳开之法,亦分温清。
然热证而投以温开,亦可透发,寒证而投以清开,则反凝涩,此大害也。尤可恶者,随意呼名,如绞肠、吊
脚、瘪螺之类,霍乱之甚者,螺文无不瘪,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霍乱则
卫气闭塞譬如纳手于水,湿气抑遏卫气不行亦致螺陷,即此意也其论燥曰、秋分以后或病咳热,或
渴或否,其变险也,气喘痰鸣,痰浓而稠,毙者甚多,论者目为风温,此燥症也。秋令久燥,金乘所胜,所不
胜来复其克金也势若燎原壮火食气,则肺气伤火烁津液则肺阴伤。粘痰即被熬之津液也,然痰色
多黄则又挟湿火为燥之复,气湿即燥之化气也。吴鞠通谓伏气为火,化气为湿,复而且化,故痰兼湿
黄化少复多,故湿不能济其燥。是知复气伤肺,由内而起之枯燥,与天气清冷之燥,判若霄渊有舌可
验,有脉可凭,有象可稽也。晚年居沪上,名益重,远方求治者踵相接。当是时,天下大医,群萃上海,青浦
陈莲舫、武进费绳甫尤着,其人善夤缘冒进,借声势,或称御医以撼庸俗、饵高糈,然其术亦浅。无虑内
伤外感虚实寒热,一切以不关病之药,羼 成方,以尝试而已。先生初至少知者。一日林某喘作,人有
言先生至,御医陈莲舫在焉,慢不为礼,视其方皆玉蝴蝶溷沌衣浓朴花等一派似药非药者先生曰、
下材浅薄请有所问,浓朴花性味何等也陈曰、本草详之耳。曰、本草多矣。若某某若某某,吾皆诵习之,
未见有此药也,敢问何出。陈语塞,久乃言曰、大约与浓朴相似耳。先生正色曰、愿君诫之。治病非儿戏,
陈唯唯不能答。先生遂定方,用熟地肉桂等。陈与病家皆难之。先生毅然曰、如不信,啜二之一,夜半知,
明日继进,失事抵吾命可也。如其言尽剂而安。由是论者翕然,佥谓先生之学,实有本矣。今略述其他
治案以备观览。朱葆三病脘痛吐涎水。脘中漉漉,得呕而快。西医治之不效。先生曰、此水饮伤胃也,乘
其元气未虚,尚可攻逐。用半夏黄连干姜腹皮茯苓枳实竹茹控涎丹,服后泻出冷水,呕即平复,用苓
桂术甘加椒目数剂,脘舒溲行,尚有嘈杂,用芩连橘半桂芍蒺藜杏仁,通降抑木而瘳丁姓温邪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