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所能见效。上逆八例,均属临床所常见,特为立案,以备参考。

捻颈风

张××,女,四十岁。初病发热身痛,旋即风痰上涌,颈项强直,不能转侧,面青神迷,口噤不开,舌不能伸,脉沉细而紧。脉证合参,显系太阳经脉为寒邪所滞而引起。因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少阴主里,今寒邪入于阴分,正邪相搏,浊阴上逆,蒙蔽清窍,故法当温经散寒,祛风化痰。方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30克 麻绒6克 细辛3克 炙南星9克 全蝎6克

雄黄6克 生姜汁2匙 僵蚕6克 胆炒半夏9克

方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固元阳,开腠理,散寒邪而退热,加雄黄以辟百毒。胆炒半夏降上逆之浊阴,配南星、姜汁以化散风痰。全蝎、僵蚕祛风化痰而开窍,既引诸药上行,又能升清降浊。如此组合成方,俾能药证相符。

二诊:上方服二剂,热渐退,神渐清,口能微开,舌可半伸。惟面色尚青,身犹困重,颈项仍不能转侧,脉弦紧.舌苔白腻。此太阳气机闭塞,寒湿阻滞,改以自拟方小白附子汤加减。处方:

炙小白附子30克 明天麻9克 茯苓15克 葳蕤仁9克

法半夏9克 川芎6克 防风9克 白芷6克羌活9克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甘草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个

三诊:上方服二剂,口已能开七八,舌能伸出,脉转缓和。发热全退,痰涎减少,神志已清。宜扶心肺之阳,以化未净之痰。方用郑钦安姜桂汤。处方:

生姜15克 桂枝9克

四诊:上方服三剂,口全开,舌体伸缩自如,面色复常。是方能升扶上焦阳气。因阳气不足于上,则上焦之阴邪弥漫,以致风痰上涌而闭塞脏腑经络气机。故服后阳气得升,阴邪得散,痰涎得化,余症亦减,仅觉头部微痛,是上逆之浊阴未净,仍宜扶阳抑阴,宣散阴邪。方用《伤寒论》四逆汤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筠姜12克 桂枝9克 细辛2克 甘草6克

上方服二剂,诸症痊愈。

[按]:此案病名,系原稿所用,所谓“捻颈风”,大体上是指感受外邪后,出现风痰上涌,颈项强直,如有人捻,口噤不开,舌不能伸等症状而言。关键仍在辨证。证既明,有是证而用是药。本例属于虚寒阴证,故先以温经散 寒,继以活络祛风,终以温扶阳气而愈。

伤寒太阳少阴两感证

李××,女,十八岁。因感寒后发热四十余日不退,曾经中西医治疗,症状如故,前来就诊。症见:胸满、食少,日晡发热,恶寒m卧,不思水饮,二便自利。面色晦暗而黑,舌润滑,脉沉细如丝。查阅所服中医处方,有按阳虚治者,曾用四逆汤、白通汤;有按阴虚治者,曾用青蒿、地骨皮、鳖甲之类及甘露饮等,均无效。按脉症分析,显系不足之阴症。滋阴固非所宜,但为何用扶阳之四逆、白通亦无效?反复思之,此症之发热,系太阳气机被寒邪郁闭,未能及时解散。太阳之里为少阴(足太阳膀胱与足少阴肾相表里),寒邪入里,真阳失运,此为伤寒太阳、少阴两感之重症。四逆汤虽能扶阳,但不能驱邪外出;白通汤亦交阴阳之方,但所交者系心肾之阴阳(葱白引心中之阴下交于肾,附子引肾中之阳上交于心),不能交表里之阴阳,故无效。此症之治,全在交表里之阴阳,温经解表,乃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处方:

黑附片60克 麻绒6克北细辛3克

此方,据清代医家郑钦安云:“乃交阴阳之方,亦温经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以交阴阳也。阴阳相交,邪自立解。”

翌日复诊:服药一剂,发热竟退,余症亦减。宜扶阳抑阴,交通心肾阴阳,处以下二方: 第一方,四逆汤: 黑附片60克 干姜12克 甘草6克 第二方,白通汤: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个 上二方,交叉各服三剂后,精神大佳,饮食增进而愈。 [按]:《内经》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素问・热论》)所谓“两感”,指阳经与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亦有表里同病之意。在《内经》时代.尚无完善治法,故列为“死症”。至仲景时代,则发展了《内经》理论,丰富了临床治疗方法。这是一大进步。《伤寒论》就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而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发热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脉沉为少阴阳气不足,两感症也,故创麻黄附子细辛汤,交表里之阴阳,温经散寒,扶正祛邪,使邪祛而正不伤,扶正而不碍邪。药仅三味,配伍周详,效采很好。

本例即典型之两感症,若不急扶少阴之阳, 开太阳气机,则两感之邪难有出路,烦不易治。兹用脉黄附子细辛汤,实属有是症,立是法,用是方,故危重之症亦愈。寄语学者:凡治外感诸症,必须熟悉六经错综复杂变化之机制,则病情自无遁形,而施治始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