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加紫花地丁9克、夏枯草9克,以增强清热解毒、清肝散结之力。服二剂,即痊愈。

此案热结阳经,宜因势利导,给予凉散,不可过用苦寒克伐,以防热毒内陷,致生他变。

例二:寒凝发颐

陈× ×,女,二十五岁,归国华侨。住某医院,诊断为腮腺炎,用夏枯草等类药物及青霉素等,久治无效。邀余会诊。症见:患者左耳下虽肿,但皮色不红,触之欠温,不思饮。舌质青滑,脉沉缓。此因肝寒木郁,阴寒之邪凝滞少阳经脉,致成此症。予封髓丹加味。处方:

焦黄柏9克 砂仁6克 甘草6克吴萸6克肉桂6克

本方之用,以交通阴阳为目的。黄柏、甘草苦甘化阴,砂仁、甘草辛甘化阳,合以吴萸、肉桂温肝、散寒、解凝。如此,则阴阳得以交通,肝胆之气机得以升降。连服二剂,舯势已减。原方再服二剂,病即痊愈。

[按]:上述两例颐肿,中医外科称为发颐。病名虽同,但病机各异。前例有发热、便秘、舌紫、脉弦数等热象,断为阳证,故用清解而愈,后例经用清肝及消炎而久治禾愈,症见肿处不红、不热、不思饮,舌质青滑,脉沉缓等寒象,断为阴证,用交通阴阳,调和气机升降而愈。通过证候分析病机,采用同病异治,两例均达痊愈目的。





林××之子,二岁,尚未断乳。发热自汗,上下唇肿痛,下唇肿势特剧,自汗不止,{肿之状如蚕茧,食乳困难,日夜啼哭,由楚雄来昆就医。先经西医诊断为口腔炎,服西药无效,肿势益甚,始求余诊,此时病已迁延二十余日。诊其脉,濡软无力,舌润。以乳幼小儿罹患此症,体功元气既已不足,此时如忽于固本,妄投清凉消肿之剂,势将促其恶化。考其唇肿之状,名日“茧唇”。其发热者,虚热也。而自汗亦属卫虚不固,津液外泄,阳越之候。《内经》云:“脾气通于口,脾之荣在唇”。《医学心悟》谓是症:“唇上起小泡,渐肿渐大如茧,此心脾郁热所致。”《寿世保元》治本症大要云:“审本病,察兼证,补脾气,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风自息,肿自消。若患者忽略,洽者不察,妄用清热消毒之药,或用药线揭去其皮,反为翻花败症矣。”惟二书所列施治之方于此症多不可取。细审此症,初起固属心脾郁热,胃浊不降,只因不能及时施治,或过服清凉消炎之剂,日久元气损耗,胆胃浊气上逆,以致病势转甚。当此之际,治疗之法,应标本兼顾,既求补虚而化郁热,又求消肿以止疼痛。因法仲景《金匮》治狐惑一症:“其面目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刚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拟方:

炙甘草6克 炒黄芩6克 干姜6克 白洋参6克

法半夏9克 川黄连2克 大枣2枚

此方尤在泾渭为“使中气运而湿热化”。陈元犀谓“补虚而化湿热”。徐大椿渭“蚀于喉为惑,即热淫于上之意”。病者茧唇,自系热淫于上,然病势至此,已呈虚象。宜补虚化湿热,舍此莫属。方中自洋参补脾肺之虚,并健运中气而化湿热。芩、连泄热,得干姜之温则虽寒而不滞,干姜虽热,得参、草之润而不燥。奇正相倚,并得法夏之降逆,使芩、连清降之热得以引而下行。故上方服一剂后,患儿即安静不啼,且能入睡。翌日热退汗止,唇肿渐消。二诊继以养胃阴善后。处方;

金石斛6克瓜蒌根6克 沙参9克 元参9克 麦冬9克

粳米15克

连服二剂,唇肿全消,病遂愈。

阴寒舌痛二例

例一:

李××,男,三十岁。患舌尖疼痛已二月,久治不愈,前医用黄连解毒汤等方未效。邀余诊治。察其舌滑润多津,舌尖不红,口不渴、心不烦,脉沉无力,显系阴证。因舌为心之苗,若属阳证,当见心烦、舌红、咽干、思水、脉数等象。今所见皆属不足之症,而用黄连解毒汤,实“以寒治寒”,徒自耗伤胃气。因据脉症改用“四逆汤”峻扶元阳而收功。处方:

附片60克 炙甘草6克 干姜6克

服后,舌尖疼痛大减,继服二剂,即愈。

例二:

解××,男,三十余岁。患唇口疼痛不能忍。经前医用清热解毒之剂如石膏之类,而疼痛加重,以致一周来因剧疼未能入睡,转余诊治。症见。舌质青,苔滑润多津,脉沉细,无邪火炽盛之象。盖口为脾之窍,唇为脾所荣,其病机在于下焦浊阴太盛,阳不潜藏。阴邪弥漫,寒水侮土,脾土受制,经络不通而反映于口唇,形成本症。治法当以迅速抉阳抑阴。方予四逆白通合方。

川附片30克 干姜6克 甘草6克 葱白2茎

服三剂,疼痛大减,里阳渐回。

二诊:舌青渐退,脉转有力。仍予四逆汤,改川附片为盐附子,剂量加大为60克。处方。

盐附子60克 干姜6克 炙甘草6克

上方服一剂后,下黑水大便甚多。此系浊阴溃退之佳象,即脾阳渐复之征。

三诊:唇口肿势已消,为巩固疗效,予封髓丹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