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蒸熟,三两,精
滑者,不用) 菟丝子(制,四两) 鹿胶(敲碎,炒珠,四两) 龟胶(切碎,炒珠,四两,无火者,不必用)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如真阴失守,虚火炎上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
麦冬三两;如火烁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如小水不
利不清,加茯苓三两;如大便燥结,去菟丝,加肉苁蓉三两;如气虚者,加人参三、四两;
如血虚微滞,加当归四两;如腰膝酸痛,加杜仲三两,监水炒用;如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
,加破故纸三两,去心莲肉、胡桃肉各四两,龟胶不必用;上凡五液皆主于肾,故凡属阴分
之药,无不皆能走肾,有谓必须导引者,皆见之不明耳。
\x右归丸\x 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
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番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
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
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崇,或阳衰无子等证,俱速宜
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大怀熟(八两) 山药(炒,四两) 山茱萸(微炒,三两) 枸杞(微炒,四两) 鹿角胶(炒珠,四两)
菟丝子(制,四两) 杜仲(姜汤炒,四两) 当归(三两,便溏勿用) 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自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人虚实,以为增减。盖
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加人参不能捷效。如阳虚
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两,肉豆蔻三两,
面炒去油用;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炒
黄用;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汤泡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如
阴虚阳痿,加巴戟肉四两,肉苁蓉三两,或加黄狗外肾一、二付,以酒煮烂捣入之。
\x五福饮\x 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随宜,心) 熟地(随宜,肾) 当归(二、三钱,肝) 白术(炒,一钱半,肺) 炙甘草(一钱,脾)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
温者,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x七福饮\x 治气血俱虚,而心脾为甚者。
即前方加枣仁二钱,远志三、五分,制用。
\x一阴煎\x 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
阴虚动血等证,或疟疾伤寒屡散之后,取汗既多,脉虚气弱,而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者,此
以汗多伤阴,水亏而然也,皆宜用此加减主之。
生地(二钱) 熟地(三、五钱) 芍药(二钱) 麦冬(二钱) 甘草(一钱) 牛膝(一钱半) 丹参(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火盛躁烦者,入真龟胶二、三钱,化服;如气虚者,间
用人参一、二钱;如心虚不眠多汗者,加枣仁、当归各一、二钱;如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
十粒,或加山药、山茱萸;如见微火者,加女贞子一、二钱;如虚火上浮,或吐血、或衄血
不止者,加泽泻一、二钱,茜根二钱,或加川续断一、二钱,以涩之亦妙。
\x加减一阴煎\x 治证如前而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 芍药 麦冬(各二钱) 熟地(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钟,煎服。如躁烦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三钱;如小水热涩者,加栀子一、二钱
;如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二钱,或黄芩一钱;如血燥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x二阴煎\x 此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阴。凡惊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疡疹烦
热失血等证,宜此主之。
生地(二、三钱) 麦冬(二、三钱) 枣仁(二钱) 生甘草(一钱) 玄参(一钱半) 黄连(或一、二钱)
茯苓(一钱半) 木通(一钱半)
水二钟,加灯草二十根,或竹叶亦可,煎七分,食远服。如痰胜热甚者,加九制胆星一
钱,或天花粉一钱五分。
\x三阴煎\x 此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及营虚失血等病,故曰三阴。凡中风血不养筋,及
疟疾汗多,邪散而寒热犹不能止,是皆少阳、厥阴阴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