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之类,佐参 之品;能鼓清阳之气
上升也。长夏身肢沉困,精神短少,加人参、麦冬、五味子,恐暑伤气也。加泽泻、茯苓、
苍术,去脾湿也。肺中有热咳嗽,减人参、远肺热也,春加金沸草、款冬花,散肺风也。夏
加麦冬、五味子,保肺气也。冬加连根节麻黄,散肺寒也。头痛加蔓荆子,引太阳也。痛
甚加川芎,上行捷也。巅痛脑痛加 本,入督脉也。苦头痛加细辛,走少阴也。痰厥头
痛,沉重懒倦,或呕逆痰涎,加半夏、生姜,治痰逆也。口干嗌干,或表发热,加葛根,生
津解肌也。大便燥涩加元明粉,血虚燥加当归,血实燥加桃仁,热实燥加大黄,心下痞
胀气不快加木香,食不消加砂仁,心下结热加黄连,心下结气加枳实,胃气壅塞加浓朴。
如胃中寒,或冬月,减去黄连,加炒干姜,胃痛加草豆蔻,胃寒或唾沫加益智,气满不快
加白豆蔻、青皮,腹痛加白芍、甘草。审其有热加黄芩,有寒加官桂。脐下痛加肉桂、熟
地黄。腹内身外刺痛,此属血涩不足,加当归以活血也,胁下痛或急缩,加甘草,柴胡,
以和肝也。身重脚软,加防己、苍术、黄柏,去湿热在内也。身痛发热,加 本、防风、羌活,疏风在表也。
\x清暑益气汤 清燥汤\x
长夏湿暑交相病,暑多清暑益气功,汗热烦渴倦少气,恶食尿涩便溏行,补中去柴
加柏泽,麦味苍曲甘葛青,湿多痿厥清燥地,猪茯柴连减葛青。
【注】长夏之令,暑湿炎蒸,交相为病。暑多湿少为病,其证则自汗身热,心烦口渴,
倦困少气恶食,小便涩少,大便稀溏,宜清暑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黄柏、泽
泻、麦冬、五味子、苍术、神曲、甘葛,青皮也。若湿多暑少为病,则成痿厥之证。腰
以下痿软,难于转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宜清燥汤。即本方更加生地、猪苓、茯苓、柴
胡、黄连,减去甘葛、青皮也。
\x升阳散火汤 火郁汤\x
血虚胃弱过食凉,阳郁于脾散火汤,肌肤筋骨肢困热,扪之烙手热非常,羌独芍防
升柴葛,人参二草枣生姜,火郁加葱减参独,恶寒沉数发之方。
【注】二草,炙甘草、生甘草。恶寒,谓身虽有如是烙手之热而反恶寒。脉来沉数,则
可知火郁肌里,宜以此方发之。
\x白术附子汤 加味理中汤\x
内伤水来侮土病,寒湿白术附子汤,涎涕腹胀时多尿,足软无力痛为殃,腰背胛眼
脊背痛,丸冷阴阴痛不常,苍附五苓陈半朴,虚宜理中附苓苍。
【注】东垣内伤热中之病,用补中益气汤;寒中之病,用白术附子汤。寒中为水来侮土,
寒湿之病,其证内则腹胀多尿涎涕,外则足软胛脊腰背睾丸痛。脾胃寒湿而气不虚者,宜
用是方,即五苓散加苍术、附子、陈皮、半夏、浓朴也。若脾胃寒湿而气虚者,则宜用
理中汤加附子、茯苓、苍术是也。
\x人参资生丸\x
资生脾胃俱虚病,不寒不热平补方,食少难消倒饱胀,面黄肌瘦倦难当。
【注】缪仲醇制资生丸方,为脾胃俱虚,不寒不热平补之药,其所治之证,乃饮食减
少,过时不化,倒饱胀闷,面色痿黄,肌肉渐瘦,困倦无力也。方见诸书,故不录药味。
\x清胃理脾汤\x
清胃理脾治湿热,伤食平胃酌三黄,大便粘秽小便赤,饮食爱冷口舌疮。
【注】清胃理脾汤,即平胃散加黄连、黄芩、大黄也。酌三黄者,谓有热滞而不实者,
不可入大黄也。伤食,谓伤食病证,如痞胀、哕呕、不食、吞酸。恶心、噫气之类。更兼
大便粘臭,小便赤涩,饮食爱冷,口舌生疮,皆伤醇酒浓味,湿热为病之证也。
\x理中汤\x
理中治虚寒湿伤,食少喜热面青黄,腹痛肠鸣吐冷沫,大便腥秽似鸭溏。
【注】白术附子汤,治脾胃寒湿形气实者也。理中汤,治脾胃寒湿形气虚者也,虚者,
其证食少,喜食热物,面色青黄,腹痛肠鸣,吐冷涎沫,大便腥秽不臭,似鸭粪澄澈清溏
也,故宜此汤。
\x消食健脾丸\x
胃强脾弱脾胃病,能食不化用消食,平胃炒盐胡椒共,麦柏楂曲白蒺藜。
【注】脾胃病中,有胃强脾弱一证,胃强所以能食,脾弱不能消化,宜服消食健脾汤
丸,助其消化。用苍术、陈皮、浓朴、甘草、炒盐、胡椒、山楂、神曲、麦芽、白蒺藜,末,
蜜丸服之,更节其饮食,自然脾胃和而能健运矣。
\x开胃进食汤\x
开胃进食治不食,少食难化胃脾虚,丁木藿香莲子朴,六君砂麦与神曲。
【注】此方治不思饮食,少食不能消化,脾胃两虚之证。方即六君子汤,加丁香、木
香、藿香、莲子、浓朴、缩砂、麦芽、神曲也。
\x平胃散\x
一切伤食脾胃病,痞胀哕呕不能食,吞
酸恶心并噫气,平胃苍朴草陈皮,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