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也。其实痰、火、气、惊、四者而已,所以为治同乎癫狂也。
\x三圣散 青州白丸子 滚痰丸 遂心丹 矾郁丸 控涎丹 抱胆丸 镇心丹\x
癫狂痫疾三圣吐,风痰白丸热滚痰,痰实遂心气矾郁,痰惊须用控涎丹,无痰抱胆
镇心治,发灸百会自然安,初发皂角灌鼻内,涎多欲止点汤盐。
【注】癫狂痫疾初起多痰者,先以三圣散吐之。风盛有痰者,用青州白丸子,热盛有
痰者,用礞石滚痰丸。痰而形气实者用遂心散,甘遂,朱砂、猪心也。痰而兼气郁者用
矾郁丸,白矾、郁金也。痰而兼惊者用控涎丹。无痰神轻因而惊悸者用镇心丹、抱胆丸。
皆成方也。痫病发时灸百会,不抱壮数,以苏为止。再发再灸,以愈为度。初发用皂角
汁灌鼻内,其风涎即从鼻口中涕唾而出,若苏后其涎不止,以盐汤服之自止。



<目录>卷三

<篇名>诸气总括

属性:\x寒气 炅气 喜气 怒气 劳气 思气 悲气 恐气 惊气\x
一气触为九寒炅,喜怒劳思悲恐惊。寒收外束腠理闭,炅泄内蒸腠理通,喜则气缓
虚极散,劳耗思结气难行,怒气逆上甚呕血,下乘脾虚飧泻成,恐则气下伤精志,惊心无
倚乱怔忡,悲消荣卫不散布,壮行弱着病丛生。
【注】一气流行不为邪触,何病之有?若为寒触,外束皮肤,腠理闭、其气收矣,即
寒病也。炅火也。若为火触,热蒸汗出,腠理开,其气泄矣,即暑病也。若为喜触,喜
则气和志达,其气缓矣。素中虚极者,缓则气散,即暴脱也。若为劳触,劳则喘息,且
汗出,其气耗矣,即劳倦也。若为思触,心有所存,气留不行,其气结矣,即郁气也。若
为怒触,怒则气逆甚呕血,其气上矣。上极而下乘脾之虚,则为飧泄也。若为恐触,恐
则精却伤精志,其气下矣。若为惊触,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其气乱矣。怔
忡心动,不安之病也。若为悲触,心肺气戚,荣卫不散,其气消矣。凡此九气丛生之病,壮
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之气着为病也。



<目录>卷三

<篇名>诸气辨证

属性:短气气短不能续,少气气少不足言,气痛走注内外痛,气郁失志怫情间,上气气逆
苏子降,下气气陷补中宣,臭甚伤食肠胃郁,减食消导自然安。
【注】短气者,气短而不能续息也;少气者,气少而不能称形也,皆为不足之证。气
痛者,气为邪阻,气道不通,或在经络,或在脏腑,攻冲走注疼痛也。上气乃浊气上逆,
下气为清气下陷。气郁者,或得于名利失志,或得于公私怫情,二者之间也。浊气上逆,苏
子降气汤。清气下陷,补中益气汤,甚者加诃子、五味子。然清气下陷,下气不甚臭秽,
惟伤食下气,其臭甚秽,乃肠胃郁结,谷气内发,而不宣通于肠胃之外。郁在胃者,上
噫气也;郁在肠者,下矢气也。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门。



<目录>卷三

<篇名>诸气治法

属性:寒热热寒结者散,上抑下举惊者平,喜以恐胜悲以喜,劳温短少补皆同。
【注】寒者热之,麻黄、理中是也。热者寒之,白虎、生脉是也。结者散之,越鞠解
郁是也。上者抑之,苏子降气是也。下者举之,补中益气是也。惊者平之,镇心、妙香
是也。喜以恐胜,悲以喜胜,以情治情是也。劳者温之,短气,少气者补之,保元、四君
是也。
\x木香流气饮\x
木香流气调诸气,快利三焦荣卫行,达表通里开胸膈,肿胀喘嗽气为疼,六君丁皮
沉木桂,白芷香附果苏青,大黄枳朴槟蓬术,麦冬大腹木瓜通。
【注】木香流气饮,调治一切诸气为病。其功能快利三焦,通行荣卫,外达表气,内
通里气,中开胸膈之气,其水肿胀满,气壅喘嗽,气痛走注,内外疼痛,并皆治之。即
人参、白术、茯苓、炙草、橘皮、半夏、丁皮、沉香、木香、中桂、白芷、香附、草果、
苏叶、青皮、大黄、枳壳、浓朴、槟榔、蓬术、麦冬、大腹皮、木瓜、木通也。
\x分心气饮\x
分心气饮治七情,气滞胸腹不流行,正减芷朴通木附,麦桂青桑槟壳蓬。
【注】分心气饮,治七情气滞,胸腹之病。正者,谓藿香正气散也。正减者,谓即藿香正
气散方减白芷、浓朴,加木通、木香、香附、麦冬、官桂、青皮、桑皮、槟榔、枳壳、蓬术也。
\x苏子降气汤 越鞠汤\x
苏子降气气上攻,下虚上盛气痰壅,喘咳涎嗽胸膈满,气秘气逆呕鲜红,橘半肉桂
南苏子,前朴沉归甘草同。郁食气血痰湿热,越鞠苍栀曲附芎。
【注】苏子降气汤,治下虚上盛,气壅上攻,喘咳涎嗽,胸膈满闷,气秘便难,气逆
呕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