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八分 陈皮七分 蜜知母 蜜黄柏 炙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八味丸 命门火不足阳痿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各一两。再加车前子,名金匮肾气丸。 加减八味丸 水火兼补 熟地二两 山药 山萸各一两 酒蒸泽泻 丹皮 茯苓各八钱 五味子一两半 肉桂五钱 蜜丸,五更未言语时,酒或盐汤下,晚间空腹再服。 温肾散 肾命虚寒腰脊重痛 熟地钱半 肉苁蓉 牛膝 巴戟 麦冬 五味子炙甘草各八分 茯神 乾姜 杜仲各五分煎服,为末酒下二钱亦可。附载仲景大法及分别标本方药 有馀为寒(气,天雄、附子、山萸、补骨脂、阳起石;血,熟地、肉桂、巴戟、肉苁蓉) 不足为热(气,山药、远志、五味子;血,牡蛎、生地、蛤粉) 肾温则实(猪苓 车前 泽泻 滑石) 肾虚则寒动於中(肉苁蓉 补骨脂) 盛则寒(附子 肉桂) 虚则燥(天冬 当归 益智仁 生地 砂仁) 咽痛(咽物无妨不肿为寒,炙甘草汤、半夏乾桔汤、肉桂、苦酒;咽物有妨肿痹为热,紫河车散、矾石散、尤重速下之,下迟即咽闭也。《内经》曰:喉气通於天,咽气通於地,伤於风上先受之,伤於湿下先受之也) 消渴(益火之源使溺有馀,乌附;壮水之主使渴不想饮,哈蚧) 消中(调中,人叁、五味子、茯苓、枸杞子) 消肾(益火消阴,八味丸加五味子;壮水制阳八味丸加五味子、地黄) 乾(寒,人叁、菖蒲、茯苓、朱砂;热,山萸、芡实、苁蓉、补骨脂) 精滑(黄连 远志 牡蛎 益智仁 黄柏 地黄 哈粉 缩砂仁) 涩脉(男子失血亡精,女子半产漏下。因寒天麻,因热远志) 命门(有馀,生地、朱砂、黄柏、知母、寒水石、天雄;不足,附子、肉桂、川乌、硫黄、阳起石。实,车前子、天冬、元叁、黄柏、知母,麦冬、生地黄、丹皮、木通、泽泻、甘草、黄岑、白茯苓、牛膝、童便;虚,紫河车、人叁、鹿茸、白胶、杞子,苁蓉、菟丝子、巴戟、五味、山萸、附子、仙茅、覆盆子、蛾雀卵、山药、莲肉、肉蔻、阳起石、砂仁、木香、吴萸、故纸、肉桂、蛇床子、狗阴茎、白马阴茎) 阴囊湿痒(黄 羌活 白蒺藜 白附子 共为末,汤酒任调,空心服,即将四味加吴萸、盘龙子煎汤洗。) 一法,郁则折之,谓抑之制其冲逆也;过者折之,则以其畏也(过,太过也,太过,以其味泻之,以咸泻肾,酸泻肝,辛泻肺,苦泻心,甘泻脾,泻故畏,谓泻为畏也。) 标(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细辛味辛温热以润肉,寒主头痛脑痛,百节拘郁,风湿痹痛,汗不出,血不行,所以主足少阴连及足厥阴也) 标之本(猪苓汤) 本(寒,四逆汤;热,大承气。厚朴、枳实,虽治大实大满,本治伤寒头痛,大风在皮,与大黄、芒硝同用,白膏而下无所通,与酒浸大黄同为佐使,仲景之法,可谓极矣) 本之标(白虎汤 姜附汤 通脉四逆汤) 本之本(承气汤 抵当汤 抵当丸 桃仁承气汤)治奔豚方三 奔豚丸 总治 厚朴七钱 黄连五钱 川楝子三钱 茯苓 泽泻 菖蒲各二钱 延胡索一钱半 全蝎 附子 独活各一钱 川乌 丁香 巴霜各五分 肉桂二分蜜丸,盐汤下,服法照息贲丸。 奔豚汤 又 半夏二钱 川芎 当归各钱半 甘李根皮 乾葛各一钱 黄岑 白芍 甘草各七分 姜三 枣二 增损五积丸 又 黄连 厚朴 川乌 乾姜 人叁 茯苓 增损法详息贲条。治肾痈方五 加减八味丸 总治 加味十奇散 又 当归 肉桂 人叁 黄 川芎 白芷 防风 桔梗 厚朴 甘草 乳香 没药 等分为末,酒服三钱,不饮酒,麦冬汤下。一名固垒元戎,即十宣散加乳香 没药也。 十六味流气饮 又 人叁 当归 黄 桔梗 防风 木香 川芎 枳壳 白芍 白芷 肉桂 槟榔 厚朴 苏叶 乌药 甘草各六分 托里散 又 人叁 黄 各二钱 陈皮 白术 熟地 当归 茯苓 白芍各钱半 甘草一钱 此方治痈疽溃後,久末敛,以此补托。另有神效托里散,是治痈疽肿毒能托里排脓者,其方用黄 、忍冬藤各三钱,当归二钱,甘草一钱,水酒煎服。 仙方活命饮 又 大黄五钱 金银花三钱 归尾 皂角刺 陈皮各钱半 乳香 贝母 花粉 白芷 甘草节 赤芍各一钱 防风七分 没药五分 穿山甲三片烧另研 好酒入瓦罐内,封口煎熟,随疮上下饮之,服後再饮酒二三杯,侧卧而睡,忌酸物锡器。如在背皂角刺为君,在腹白芷为君,在四肢金银花为君。 此方通治一切痈疽毒肿,末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