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膀胱里热则淋,反以汤药发汗,亡耗津液,增益(医统本作“损”)客热,膀胱虚燥,必小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 。(赵本作“汗出则 ”)
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故变 也。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 ,不得眠。
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
脉紧急则牵引其目,故直视不能 。 瞬合目也。《针经》曰∶阴气虚则目不
瞑,亡血为阴虚,是以不得眠也。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阙。(赵本注∶“方本阙”)
汗者心之液,汗家重发汗,则心虚恍惚心乱;夺汗则无水,故小便已,阴中疼。
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赵本注∶“一作逆”)
病患有寒,则当温散,反发汗,损阳气,胃中冷,必吐蛔也。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病在表者,汗之为宜,下之为逆;病在里者,下之为宜,汗之为逆。经曰∶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
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
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者,以里气不足,必先救之,急与四逆汤。得清便
自调,知里气已和,然后急与桂枝汤以救表,身疼者,表邪也。《内经》曰∶病
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此以寒为本也。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赵本有“四逆汤方”详见本书卷二)
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
而得里脉则当瘥,若不瘥,为内虚寒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
太阳病,先下之(赵本无“之”字)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赵本无“得”字)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冒者,郁也,下之则里虚而亡血;汗之则表虚而亡阳。表里俱虚,寒气拂(医统本作“怫”)郁,其人
因致冒。《金匮要略》曰∶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汗出则拂(医统本作“怫”)郁之邪得解,则
冒愈。《金匮要略》曰∶冒家欲解,必大汗出。汗出表和而里未和者,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赵本注∶“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
但阴脉微(赵本注∶“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赵本无“主之”二
字,又赵本注∶“一云,用大柴胡汤”)
脉阴阳俱停无偏胜者,阴阳气和也。经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此脉阴阳为
和平,虽剧当愈。今(医统本有“脉”字)阴阳既和,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阳
不足而阴有余也,经曰∶阳虚阴盛,汗之则愈。阴脉微者,阴
不足而阳有余也,经曰∶阳盛阴虚,下之则愈。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中风,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阴也,卫者阳也。发热汗出,阴弱阳强也。《内经》曰∶阴
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与桂枝汤解散风邪,调和荣卫。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赵本作“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
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
汤主之。(赵本无“与”字)
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五六日,邪气自表传
里之时。中风者,或伤寒至五六日也。《玉函》曰∶中风五六日,伤寒,往来寒热,即是。或中风,或伤寒,
非是伤寒再中风,中风复伤寒也。经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者正是。谓或
中风、或伤寒也。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邪在表,则心
腹不满,邪在里,则心腹胀满。今止言胸胁苦满,知邪气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心腹满,言胸胁苦满,知邪气
在表里也。默默,静也。邪在表,则呻吟不安,邪在里,则烦闷乱。《内经》曰∶阳入之阴则静。默默者,
邪方自表之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