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以下,肝主升,病极而上升之故。
自庚辛日甚以下之理,余脏仿此。
十一、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
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心病先不乐者,心包名膻中,居心下代君用事,经谓膻中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病故不乐
也。卒心痛,凡实痛,皆邪正相争,热争,故卒然心痛也。烦闷,心主火,故烦,膻中气不舒,故闷。
呕,肝病也,两厥阴同气,膻中代心受病,故热甚而争之后,肝病亦见也,且邪居膈上,多善呕也。头
痛,火升也。面赤,火色也。无汗,汗为心液,心病故汗不得通也。
十二、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
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脾病头先重者。脾属湿土,性重,经谓湿之中
人也,首如裹,故脾病头先重也。颊,少阳部也,土之与木,此负则彼胜,土病而木病亦见也。烦心,
脾脉注心也。颜青欲呕,亦木病也。腰痛不可用俯仰,腰为肾之府,脾主制水,肾为司水之神,脾病
不能制水,故腰痛;再脾病胃不能独治,阳明主合同束而利机关,故痛而至于不可用俯仰也。腹满泄,
脾经本病也。颔痛,亦木病也。
十三、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
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
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肺病先恶风寒者,肺主气,又主皮毛,肺病则
气贲郁不得捍卫皮毛也。舌上黄者,肺气不化则湿热聚而为黄苔也(按苔字,方书悉作胎。胎乃胎
包之胎,特以苔生舌上,故从肉旁。不知古人借用之字甚多。盖湿热蒸而生苔,或黄、或白、或青、或
黑。皆因病之深浅、或寒、或热、或燥、或湿而然,如春夏间石上土 之阴面生苔者然。故本论苔字。
悉从草不从肉)。喘,气郁极也。咳,火克金也。胸膺,背之府也,皆天气主之,肺主天气,肺气郁
极,故痛走胸膺背也,走者,不定之词。不得太息,气郁之极也。头痛不堪,亦天气贲郁之极也。汗
出而寒,毛窍开,故汗出,汗出卫虚,故恶寒,又肺本恶寒也。
十四、肾热病者,先腰痛, 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不欲
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
肾病腰先痛者,腰为肾之府,又肾脉贯脊会于督之长强穴。 ,肾脉入跟中,以上 内,太阳
之脉亦下贯 内,即 也;酸,热烁液也。苦渴数饮,肾主五液而恶燥,病热则液伤而燥,故苦渴而
饮水求救也。项,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肾病至于热争,脏病甚而移之腑,故项痛而
强也。 寒且酸, 义见上,寒,热极为寒也;酸,热烁液也。足下热,肾脉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涌泉
穴,病甚而热也。不欲言,心主言,肾病则水克火也。员员澹澹,状其痛之甚而无奈也。
十五、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
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节言五脏欲病之先,必各现端绪于其部分,示人早治,以免热争则病重也。
十六、《热论篇》∶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
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治遗奈何?岐
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
则遗,此其禁也。
此节言热病之禁也,语意自明。大抵邪之着
人也,每借有质以为根据附,热时断不可食,热退必须少食,如兵家坚壁清野之计,必俟热邪尽退,
而后可大食也。
十七、《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
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此言避疫之道。
按此下尚有避其毒瓦斯若干言,以其想青气想白气等,近于祝由家言,恐后人附会之词,故节之,要亦不能外“正气
存内、邪不可干”二句之理,语意已尽,不必滋后学之惑也。
十八、《玉板论要》曰∶病温虚甚死。
病温之人,精血虚甚,则无阴以胜温热,故死。
十九、《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
涩曰痹。
呼吸俱三动,是六、七至脉矣,而气象又躁急,
若尺部肌肉热,则为病温。盖温病必伤金水二脏之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