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昭揭于脏腑诸胀之前。且言凡此诸胀。其道在一。故其治总不越针三里。以疾泻之也。明知
逆顺者。知胃逆之甚与不甚也。针数不失者。随近远之一下三下也。
\x然后厥气在下\x 甲乙。后、作而。
\x乃合为胀\x 甲乙。合、作舍。
\x合之于真 三合而得\x 张云。不得其真。所以生惑。胀虽由于卫气。然有合于血脉之中者。在经脉
也。有合于脏者。在阴分也。有合于腑者。在阳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志云。元真之气。通会于腠理。
与营卫合并。而充行于形身者也。故营卫二气。合之于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简案、即上文三者皆存
焉之义。
\x不下者\x 张云。胀不退也。
\x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x 张云。上文云。一下三下者。言针当必陷于肉肓。亦必中于气穴。然后可以
取效也。张注痹论肓膜云。肓者。凡腔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皆谓之肓。不独以胸膈为言。姚氏云。按
金匮玉函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夫脏腑之文理。乃脏腑募原之肉理。
而肉理之中有脉系。卫气陷于肓膜。而入于脉络。故当取之气穴。王芳侯云。按素问有气府论。气穴论。总属
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而分府与穴者。谓腑者藏也。压遏血气之藏于内也。穴者窟也。气从此而出入者也。
\x必更其道\x 张云。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当更穴再刺之。
\x必审其KT \x 张云。唇疡曰KT 。盖胀之微甚。必见于唇。故当审之于此。以察其虚实。然KT 字未妥。
必脉字误也。简案、KT 又作HT 。即诊同。难经本义。刘仁木序。KT 、KT 深浅是也。



<目录>卷四

<篇名>五癃津液别篇第三十六

属性:马云。别、彼劣切。内论五液而病为水胀。则必为癃。故名篇。
张云。五液者。阴精之总称也。本篇以溺、汗、泣、唾、水。故名曰五。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
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决气篇曰。精、气、津、液、血、脉。其辨有六。又道家曰。
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则七。皆无非五液之属耳。志云。水谷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别而为五。
如五道癃闭。则为水胀。五别者。为汗、为溺、为唾、为泪、为髓。五癃者。液不渗于脑而下流。阴阳气道不
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而津液不化。水谷留于下焦。不得渗于膀胱。则水溢而为水胀。因以名篇。上章论
气胀之因。此章论水胀之因。得其因则知所以治矣。简案、本篇末云。此津液五别之顺逆也。甲乙载本篇文。
亦云津液五别。此云五癃。未详所取义。疑文本差讹。
\x为溺与气\x 马云。天寒则腠理闭。内之气与湿俱不行。其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前溺与后气耳。
\x各走其道\x 张云。五常四海。各因经以受水谷之气味。故津液随化而各走其道。
\x其流而不行者\x 甲乙。流、作留。张云。周流于血脉之间。而不散行于外。注于脏腑。益于精髓
而为之液。志云。流者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灌精而濡空窍者也。
\x聚沫则痛\x 张云。或为寒邪所感。则液凝留于肌肉之间。故汁沫聚而为痛。简案、与周痹同义。
\x为溺其气\x 张云。腠理闭密。则气不外泄。故气化为水。水必就下。故留于膀胱。然水则气也。水
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故为溺与气。志云。气者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而出者为溺。藏于膀胱者。
化生太阳之气。简案、气未详何气。马为失气。近是。见前。
\x五脏六腑\x(止)\x肾为之主外\x 张云。此二节言津液之为涕泣也。心总五脏六腑。为精神之主。故耳
目肺肝脾肾。皆听
命于心。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肺朝百脉而主治节。故为心之相。肝主谋虑决断。故为心之将。
脾主肌肉而护养脏腑。故为心之卫。肾主骨而成立其形体。故为心之主外也。
\x故五脏六腑\x(止)\x泣出矣\x 甲乙。与肺、作急肺。似是。泣、作涎。张云。心为脏腑之主。故五脏之系。
皆入于心。心之总系。复上贯于肺。通于喉而息由以出。故心悲则系急而肺叶举。液即随之而上溢。然心系与
肺。本不常举。故有乍上乍下。当其气举而上。则为咳为泣也。凡人之泣甚而继以嗽者。正以气并于上。而奔
遏于肺耳。按、口问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液道通。故涕泣出焉。
\x中热\x(止)\x故唾出\x 张云。此津液之为唾也。虫为湿热所化。常居肠中。胃热则消谷中空。虫行就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