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之未甚。则但浮见脉中。尚未着于肌肉以化脓血者。去之犹易。若其脓血既成。则为力较难也。
\x请从其本\x(止)\x三刺而已\x 楼氏云。从此经脉取脏腑之本。以治瘰 之末也。张云。谓去其致之之本。
则外见之末。自可引而衰也。予、与之针也。审按其道。审脉气所由之道也。徐往徐来。即补泻之法。所谓徐
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也。小如麦者。其初起也。故一刺即知其效。三刺其病可已。所以治在宜早。不可因小
而忽之。
\x反其目\x(止)\x可治也\x 张云。目者。宗脉之所聚也。瞳子者。骨之精也。赤脉下贯瞳子。以邪毒之焰。
深贼阴分而然。死之征也。然脉见二三者。其气散而缓。脉聚为一者。其毒锐而专。此又死期迟速之有异也。
又论疾诊尺篇。言诊寒热者亦同此法。简案、陈言三因方云。虽有此说。验之病者。少有此证。亦难考据。此
往往是三阳传诸阴经方有之。若本脏发。未必有此。学人知之。是实验之说。殆可信据焉。



<目录>卷六

<篇名>邪客篇第七十一

属性:诸本无篇字。
\x目不瞑不卧出者\x 甲乙。作目不得眠者五字。考下文答语。甲乙为是。马云。邪之感于人身。
令人目不得瞑。或不卧而出于外者。张云。令人寐无从生。故云不卧出也。
\x五谷入于胃也\x(止)\x行呼吸焉\x 甲乙。心脉、作心肺。张云。宗气、大气也。队、道也。糟粕之道。
出于下焦。津液之道。出于中焦。宗气之道。出于上焦。故分为三隧。喉咙为肺之系。而下贯于心。故通宗气
而行呼吸。(营气营运见营气篇五十营篇卫气之义见痹论及经脉篇)
\x夜行于阴\x 甲乙。阴下有其入于阴也一句。马云。大义见卫气行篇。
\x厥气客于五脏六腑\x 甲乙。厥、作邪。无六腑二字。
\x阳气盛则阳跷陷\x 甲乙。陷、作满。楼氏云。陷、当作满。汪云。大惑论作阳气满则阳跷盛。
盛字是。又曰。卫气盛于阴。不得行于阳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阳气虚。故目闭也。(徐振公引大惑
论亦云此章陷字疑误)简案、张云。陷者受伤之谓。非也。
\x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x 张云。此刺治之补泻也。补其不足。即阴跷所出足少阴之照海也。泻其有余。
即阳跷所出足太阳之申脉也。若阴盛阳虚而多卧者。自当补阳泻阴矣。
\x饮以半夏汤\x 张云。谓既刺之后。仍当用药以治之。凡不卧之证。有邪实者。多属外因。有营
虚者。多属内因。此半夏汤一法。盖专为去邪者设耳。楼氏云。半夏汤去饮之剂也。
\x所谓\x 甲乙。谓、作以。简案、壅塞。盖水饮也。故以半夏汤决渎之。
\x阴阳和得\x 甲乙作得和。
\x其汤方\x(止)\x三饮而已也\x 置、甲乙作煮。李云。千里流水。取其流长源远。有疏通下达之义也。扬
之万遍。令水珠盈溢。为甘澜水。可以调和阴阳。炊以苇薪者。取其火烈也。治半夏犹言制过半夏也。味辛性
温。能下气化痰。用以为臣。张云。古今量数不同。大约古之黍量一斗。合今之铁斛数三升二合。然则云八升
者。即今之二升五合六勺。云五升者。即今之一升六合许耳。(简案物氏度量考云明一合今五勺七撮明一升今
五合七勺一撮)火沸者先以火沸其水。而后置药于中也。秫米、糯小米也。即黍米之类。而粒小于黍。可以作
酒。北人呼为小黄米。其性味甘粘微凉。能养营补阴。半夏味辛性温。能和胃散邪。除腹胀目不得瞑。故并用
之。秫米一升。约今之三合二勺。半夏五合。约今之一合六勺。炊至一升半。约今之四合八勺也。滓、音子。
也。汪云。半夏能和胃而通阴阳。今人率以为燥而不敢用。误矣。本草以秫为糯粟。疑是糯稻。楼氏云。按
本草秫米。即所谓糯米也。王子接云。北地之膏粱茄粟也。李时珍云。火用陈芦枯竹。取其不强。不损药力也。
(出芦火条)又云。秫即粱米之粘者。灵枢经。岐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瞑。半夏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
大肠也。大肠利则阳不盛矣。简案、尔雅。秫、粘粟也。一名糯粟。一名黄糯。楼说非也。千金方治虚烦不眠。
千里流水汤。三因方治胆寒。温胆汤。俱祖世方耳。
\x天圆地方\x 张云。圆者径一围三。阳奇之数。方者径一围四。阴偶之数。人首属阳居上。故圆而应
天。人足属阴居下。故方而应地。
\x地有九州\x 张云。九州者。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也。简案、此本于禹贡。详见素
问识生气通天论。
\x天有风雨\x 张云。和风甘雨。天之喜。摧拉霖溃。天之怒。
\x天有六律\x 张云。六律者。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律。大吕、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