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一\中风治法

<篇名>易老六经加减法(详见本方)

属性:麻黄续命汤 桂枝续命汤 白虎续命汤 葛根续命汤 附子续命汤 羌活连翘续命汤
按续命汤治太阳外感风邪之药然外感挟寒者多故用桂枝等辈千金等方所收此类之药甚多
无分经络不辨虚实寒热所谓虽多亦奚以为易老分六经庶乎活法也
丹溪曰局方比要略少当归石膏多防风附子防己果与仲景意合否也仲景谓汗出则止药局方
则曰久服瘥又曰治诸风似皆非仲景意然麻黄防己可久服乎诸风可通治乎
局方排风汤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及五脏风发等证(详见本方)
白鲜皮 当归(酒浸) 肉桂 白芍
杏仁 甘草(炒) 防风 芎
白术(各二两) 独活 麻黄(去根节) 茯苓(各三两)上粗末每服三钱姜四片水煎
丹溪曰此云治邪气入脏而又曰风发又似有内出之意夫病既在五脏道远而所感深用麻黄以
发其表宁不犯诛伐无过之戒乎
按此与小续命相类而无所发明因世俗用之故收入其余雷同发散风寒者并略去
宝鉴秦艽升麻汤治风寒客手足阳明经口眼 斜恶风寒四肢拘急脉浮紧
升麻 干葛 甘草 芍药 人参(各半两)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上咀每一
两连须葱白二根同煎
按此治风寒外入阳明经即小续命之变法也古人续命虽有加减之不同大抵多因太阳一经之
药今特留此方以见风邪所伤有六经之异也
宝鉴不换金丹退风散热
羌活 川芎 白附子 乌头 藿香叶 蝎梢(各半两) 荆芥穗 天麻 炙甘草 僵蚕(
各一两) 薄荷(三两) 防风(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细嚼茶酒任下涂 处亦可
按古方治风解表多兼用热剂至守真开发凉剂始行然此等方极多姑存此以见意若防风通圣
散治风热虽佳则又表里之剂也



<目录>卷一\中风治法

<篇名>攻里之剂

属性:机要三化汤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治之内有便溺之阻隔者此方主之
浓朴 大黄 枳实 羌活(各八分)上锉每服一两水煎
此治风邪入里之下药也即伤寒用承气之意非内实者不可
子和搜风丸治风热上攻眼昏耳鸣鼻塞头痛眩运痰逆涎嗽心腹痞痛大小便结滞
人参 茯苓 天南星 薄荷(各半两) 干生姜 寒水石 生白矾(各一两)
蛤粉 黄芩 大黄(各一两) 滑石 牵牛(各四两) 藿香(一分) 半夏(一两)
上为末水丸小豆大生姜汤下日三
按此方名为搜风其实乃下实热痰之药



<目录>卷一\中风治法

<篇名>发表攻里之剂

属性:宣明防风通圣散治一切风热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各半两) 甘草(二两) 石膏 桔梗
黄芩(各一两) 滑石(三两) 白术 山栀 荆芥穗(各半两) 一方去芒硝加牛膝人参半夏
上咀末生姜煎
按此乃肺脾膀胱胃肝心经之药也又表里血气之药也海藏云防风麻黄汗剂也大黄芒硝下剂
也栀
子滑石利小便也发表攻里合而并进故治杂病则佳治伤寒伤风有失仲景云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在
大定间此药盛行于世而多效何哉当时虽市井之徒口腹备衣着全但志药而形不苦然是凉亦多效
而少失变乱之际齑盐糟糠有所不充加以天地肃杀之运敢用凉药如平泰之世耶故多失而少效有
如仲景用桂枝当汉之末也韩祗和戒桂枝当宋之隆时时世之异不可不知



<目录>卷一\中风治法

<篇名>川芎石膏汤治风热

属性:防风通圣散去朴硝麻黄加人参寒水石甘菊砂仁
上为末水煎
按此乃通圣散加减药法刘张此等方极多兹不详录



<目录>卷一\中风治法

<篇名>调血养血诸剂

属性:机要大秦艽汤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知是血弱不能养于筋手足不能运口
强不能语言宜养血而筋自荣也
秦艽 石膏(各二两)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芷 生
地黄 熟地黄 白茯苓 白术(各一两) 细辛(半两) 春夏加知母一两
上锉每服一两水煎天阴雨加生姜七片
羌活愈风汤疗肾肝虚筋骨弱语言难精神昏愦此药安心养神调阴阳无偏胜治中风内外无邪
服此药以行中道
羌活 甘草(炙)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熟地黄 细辛 枳壳 人参 麻黄 甘菊 薄

枸杞 当归 知母 地骨皮 黄 独活 白芷 杜仲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浓朴
防己(各二两) 白茯苓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