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以甘寒泻其火热以酸味收其散气

甘温补其中气经言劳者温之损者温之者是也要略云平人脉大为劳以黄 建中汤治之之意也
谨按丹溪先生曰治病之方先顾原气盖谓诸病多因虚致故也是以劳倦之证其因甚多东垣丹
溪论
治详矣然比之虚损证不同有因病致虚者如伤寒暑饮食后或久病所致之类是也因虚致损者如病
后形瘁痿弱劳瘵之类是也此则虚损皆与劳倦不同大抵因病致虚则为轻盖病势尚浅原气未虚也
至病初愈而复劳或复饮食劳倦或房劳七情六欲阳瘁阴弱加至羸损此因虚致损则为重病势已过
原气已索故也愚谓此当分治如因病致虚及劳倦不足与以下诸证兼虚者宜从东垣丹溪之论治之
因虚致损者又当于东垣丹溪论治而推充行之可也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证为痿

属性:详见痿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证发热

属性:详见热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证恶寒

属性:详见寒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证为泻痢

属性:详见滞下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证似中风

属性:详见中风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为头痛头眩

属性:详见各门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虚证夹痰有似邪祟

属性:丹溪曰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气俱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
运用以致十二宫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以邪治之焉能愈病宪幕傅兄之子年十七暑月因劳而渴恣饮梅浆又
连得大惊三四次妄言妄见病似邪鬼两脉皆虚弦而沉数予曰数为有热虚弦是大惊又
酸浆停于中脘补虚清热导去痰滞病乃可安与参术陈皮茯苓芩连等浓作汤入竹沥姜汁与浃旬未
效众皆尤药之未对予知其虚之未回痰之未导仍与前药加荆沥又旬余而安外弟一日醉饱后乱言
妄见且言伊芳兄生前事甚的乃叔叱之曰食鱼肉与酒大过痰所为耳灌盐汤一大碗吐痰一升许汗因
大作困睡一宵而安又金氏妇壮年暑月赴筵回乃姑询其座次失序自愧因成病言语失伦其中又时
间一句曰奴奴不是两脉皆弦而数予曰非鬼神乃病也但与补脾导痰清热数日自安其弟不信以数
巫者喷水而咒之旬余而死或曰病无鬼以邪治之何至于死曰暑月赴筵外境蒸热辛辣适口内境郁
热而况旧有积痰加之愧闷其痰与热何可云喻今乃惊以法尺是惊其神而血不宁也喷以法水是冷
密其肌汗不得泄也汗不得泄则热内燔血不得宁则阴消而阳不能独立也不死何俟或曰外台秘要
有禁咒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自有定法符何能也
惟符水可治膈上热痰一呷凉冷岂不清快若内伤而虚与冬令严寒符水入口必冰胃而死斯言也可
与识者道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原气陷下因虚所致

属性:内经曰感虚乃陷下也
谨按针经曰陷下则灸之夫病有邪气陷下正气陷下者也然经谓邪气陷下者是经虚气少邪入
故曰
感虚乃陷下也故诸邪陷下在经者宜灸之正气陷下者若东垣所谓饮食劳倦内伤元气胃脘之阳不
能升举并心肺之气陷入于中焦药以扶持元气胃气是也然用药亦有轻重轻者用升浮之剂如补中
益气汤益胃升阳汤之类是也重者宜用劫剂来复丹灵砂丹之类是也沉诸邪陷下宜灸之证亦有标
本不同论见寒门方后



<目录>卷十九\虚损门

<篇名>论精气夺则虚(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出内经通评虚实论)

属性:谨按人禀冲和之气而生身有三曰元精曰元气曰元神者本身中之真精真气真脉也夫精乃腑
脏之
真非荣血之比故曰天癸气乃腑脏之大经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脉为天真委和之一气经谓其名有
三曰命之本气之神形之道其机运升降皆随气而
动因血而荣精气资始相生不失以养一身为人之司命形质之体用也至若精不足则气失资化气不
足则血失所营血不足则气无所附天真散乱则气血精神无所禀命矣是以相生长养之道精化气气
生神而皆禀乎身中脏腑之真也夫气血从乎荣卫荣卫又宗乎经隧荣卫者精气之化为先天清浊之
始经隧者胃之水谷气化此经隧不能不生荣卫荣卫不能不散而养经脉经脉不能不顺而资天真为
生养涵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