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作“角额痛”。袁校本作“头角痛,额痛”。案∶本经自颊车下颈,不及颔,
不当
有颔痛一症。其支脉自目兑 上迎手少阳于巅,必过额无疑,应有额痛一症,《脉经》义长
。至“头角痛”三字,即上“头痛”二字之异文,但三阳惟太阳居头之正,得专称头痛,少
阳止经头角,自当云头角痛,不当混言头痛也。
循股阴入毛中。
《脉经》“阴”字在“入”字下。案本篇之例,或曰前廉、后廉,或曰内侧、外侧,内
廉、外廉,从无以阴阳立
名者。根据例当云∶循股内廉”,以上文已云“上 内廉”,故省其文曰“循股”。当从《脉
经》更正。
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
《难经》“则津液去”句,“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八字,作“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
者”
十一字。《脉经》同。“爪”字《难经》作“皮”。《脉经》与经同。“毛先死”《难经》
与经同,《脉经》作“气先死”。案∶“津液去皮节”无义,《难经》为长。若爪则足厥阴
之候,非手太阴之候,不当列此。即《难经》“皮”字,亦与上“皮伤”义复。以经文单承

毛折”二字推之,“爪枯”二字当为衍文。“毛先死”与“毛折”义复。以下四段经文例
之,则作“气先死”为的,且与上“气不荣则皮毛焦”允协。又案∶上文已云“皮毛
焦”,此文复云“皮节伤”,何于皮独详也?古人恐无此重复文法。“皮节”当为“肢节”
之误。“肢”古或作“支”,与“皮”形似,故误。
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
《脉经》“则脉不通”四字下有“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十二字。
《难经》与经同。《难经》“髦色不泽”作“色泽去”,无“髦”字。案∶以上下四节经文
例之,则十二字当有。此十二字,是释经文以脉不通,候少阴气绝之故,无者传写脱之耳!
“髦”字衍。《素・六节脏象论》云∶“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是候心者当在面与
脉。色不泽谓面色黑,与“故”字紧接,下若有“髦”字,则谓髦发之枯,非谓面色之黑矣
。故其以下八字,接得上否?且髦为手太阴之候,何得列此?
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
《难经》、《脉经》并作“则脉不荣其,口唇者”,义长。如马本则上下皆不圆,且舌
为足厥阴之候,非足太阴之候,自是“口”字之误。
则舌萎。
《难经》、《脉经》并无“舌萎”二字。案∶当从彼削正,义见前。
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
《脉经》“着”下有“骨”字。案∶《难经》云“肉不着骨”,是。经文固有“骨”字

则筋绝。
《脉经》“绝”作“缩”,义长。
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
《难经》、《脉经》“气”并作“器”。王注《素・诊要经终论》引亦同。《难经》无
“脉”字,义长。
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
《脉经》“急”上并有“缩”字,《难经》同,义长。《难经》无“唇青”二字。案∶
唇为
足太阴之候,非足厥阴之候,虽青色属厥阴,而此篇通例,皆纪经不纪色,其为衍文无疑。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
《脉经》“腕上”作“腋下”。“间”字下有“别走阳明,其支者”七字。案∶列缺穴
在腕
间寸半,不在腋下,疑《脉经》误。意者其正络出腋下,其支络之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者
,乃为列缺欤!然鱼际与列缺位不相当,阙疑可也。(案∶以他络例之,别走太阴,当从《脉
经》次于此。)
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脉经》“半寸”作“一寸半”,无“别走阳明也”五字。案考古针灸家说,列缺穴在
腕间
寸半,于此知经文误倒也,当从《脉经》改正。《脉经》“别走阳明”在“腕上分间”下,
故于此无之。
虚则为头强。
《脉经》“头强”作“烦心”。案∶手心主脉并无至头者,不得有头强一症。且头强是
项筋
所生,当属足太阳,列此非也。若“烦心”,则于经“络心系”三字允协,当从《脉经》改

去内踝五寸。
《脉经》“踝”下有“上”字。案∶据马注,则经文本有“上”字,今本传写脱之耳!
实则挺长。
《脉经》“长”下有“热”字,义长。



<目录>卷四

<篇名>读《经脉篇》书后

属性:此篇书例∶以经所从始曰“起”,以连本经之脏腑者曰“属”,以本经萦相表里之脏腑
者曰“
络”,由此适彼曰“循”,自下而上曰“上”,自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