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五
官失职,痞满燥实俱全等证,谓不传于三焦乎?再观本节云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岂手经不在内乎?所以仲景有
肺心肝脾肾五脏绝症,义又可知。然本经之不言手者何也?盖伤寒者表邪也,欲求外证,但当察于周身,而周身上下脉
络,惟足六经则尽之矣,手经无能遍也。且手经所至,足经无不至者,故但言足经,则其左右前后阴阳诸证,无不可按
而得,而手经亦在其中,不必言矣。此本经所以止言足者,为察周身之表证也。义本易见,而疑辩至今,皆惑于刘氏之
妄言耳。井蛙蠹道之评,孰为评之过也。)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邪气渐退,则正气渐复,如下
文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
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所谓其愈皆十日以上者如此。嚏音帝。)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各通其
脏脉,谓当随经分治也。凡传经之邪,未满三日者,其邪在表,故可以汗已。满三日者,其邪传里,故可以下。然此言
表里之大体耳。按《正理伤寒论》曰∶脉大浮数,病为在表,可发其汗;脉实沉数,病为在里,可下之。故日数虽多,
但有表证而脉浮大者,犹宜发汗;日数虽少,但有里证而脉沉实者,即当下之。此汗下之法,但当以表里为据,有不可
以执一也。愚按∶伤寒一证,感天地阴厉之气,变态不测,最为凶候,治一有差,死生反掌。在古人垂训之多,何止百
家千卷,其中立法之善,无出仲景,用药之善,须逊节庵,凡于曲折精微,靡不详尽,余复何言;然尤有不能已者,在
苦于条目之浩繁,而后学求之不易也。观陶氏家秘的本曰∶伤寒治法,得其纲领如拾芥,若求之多岐,则支离破碎,如
涉海问津矣,盖脉证与理而已。斯言也,予殊佩之。然求其所谓纲领者,谓操其枢要,切于时用者是也。所谓多岐者,
谓检遍方书,无方可用者是也。所谓脉证者,谓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辨也。所谓理者,谓见之真、法之要也,得其理则
治无一失矣。是以法必贵详,用当知约,详而不约,徒详何益?诚若望洋,无所用之地矣。予请约之曰∶凡治伤寒,其
法有六,曰吐汗下温清补也。盖吐中有发散之意,可去胸中之实,可举陷下之气,若无实邪在上,不可用之,所用既少,
法亦无多,故舍吐之外而切于用者,惟汗下温清补五法而已。所谓汗者,治表证也,寒邪在表,不汗何从而解?然汗法
有三∶曰温散,曰凉解,曰平解。温散者,如以寒胜之时,阴胜之脏,阳气不充,则表不易解。虽身有大热,亦必用辛
温,勿以寒凉为佐,此即寒无犯寒之谓也。凉解者,如炎热炽盛,表里枯涸,则阴气不营,亦不能汗,宜用辛凉,勿以
温热为佐,此即热无犯热之谓也。若病在阴阳之间,既不可温,又不可凉,则但宜平用,求其解表而已也。然无表证者
不可汗,似表非表者不可汗,咽中闭塞者不可汗,诸动气者不可汗,淋家不可汗,诸亡血者不可汗,脉微弱者无阳也不
可汗,脉微恶寒者阴阳俱虚不可汗吐下。其可汗者,如仲景曰∶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
之于半日中尽三服。又曰∶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此所以汗不嫌早也。
所谓下者,攻其内也,实邪内结,不下何从而去?然表邪未解者不可下,诸虚者不可下,阳微者不可下,诸外实者不可
下,咽中闭塞者不可下,诸动气者不可下,脉弱者不可下,脉浮而大者不可下,病呕吐者不可下,大便先硬后溏者不可
下,非有大满燥实坚者不可下,此所以下不嫌迟也。所谓温者,温其中也,脏有寒气,不温之何自而除?有客寒者,寒
自外入者也。有主寒者,气虚者也。盖气为阳,气不足则寒生于中,寒即阴证之属,温即兼乎补也。所谓清者,清其热
也,有热无结,本非大实,不清之何由而散?表热者宜于清解,里热者宜于清降,热即阳证之属,清即类乎泻也。若此
四者,古人发明已尽,余不过述其要耳,学人仍当由博而约,勿谓止于是也。惟补之一字,则所系尤切,而人多不知之。
夫用补之法,岂止因于中气,盖实兼乎表里。如表邪不解,屡散之而汗不出者,中虚无力,阴气不能达也。盖汗即水也,
水既不足,汗自何来?人知汗属阳分,升阳可以解表,而不知汗生于阴,补阴最能发汗,今有饮水而汗出者,即其义也。
又如内热不解,屡清之而火不退者,阴不足也。人知惟寒可以去热,而不知壮水方能息火也。又如正气不足,邪气有余,
正不胜邪,病必留连不解。有如是者,不可攻邪,但当实其中气,使正气内强,则根本无害,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