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x大营煎\x 见三卷关格。
〔兼火〕\x一阴煎\x 见二卷咳嗽。
〔火盛〕\x保阴煎\x 二地 白芍(各二钱) 山药 续断 黄芩 黄柏(各钱半) 生甘草(一钱)
〔火盛〕\x玉女煎\x 见一卷温。
〔汗多〕\x三阴煎\x 见二卷汗。
〔兼火〕\x当归六黄汤\x 见二卷衄血。
〔痰火〕\x栝蒌枳实汤\x 蒌 枳 栀 贝 桔 参 苓 陈 芩 归 麦冬 苏子
〔风痰〕\x祛风导痰汤\x 导痰汤见一卷中风,此再加羌 防术 姜汁 竹沥
〔呕泻〕\x胃关煎\x 熟地 山药(各三钱) 扁豆 白术(各二钱) 姜草(各一钱) 茱萸(五分)
〔吐泻〕\x温胃饮\x 见一卷中风。
〔产后〕\x十全大补汤\x 见一卷中风。
〔暑风〕\x三物香薷饮\x 见一卷中风。
〔温邪〕\x复脉汤\x 见一卷中风。
〔祛风〕\x小续命汤\x 见一卷中风。



<目录>卷之五\痉症论治

<篇名>痉脉案

属性:服侄 少阴伏邪,夏至后发协热下利,口干脉数,舌绛目红,谵烦躁扰。服蔗梨西瓜等汁,转益狂躁,神
昏不寐,症由心营受烁,势必液涸成痉。先用鲜菖蒲根汤下至宝丹开窍涤痰,二服神识略清,但指臂动掣,
胫膝不温,痉厥已露,宵分齿噤口 。摇头直视。此火风入筋劫烁血液,热深厥深之象。急救营液以熄火风。
用阿胶(水化)、生地、犀角(汁)、麦冬、钩藤、木瓜、山栀、石斛、生藕汁煎,日再服,症定脉数减。
去犀角,加生龟甲、龙胆草专退肝胆风热,渐平。同时一侄孙,症同脉更沉数,饮以腊雪汤、西瓜汁,暂定。
超时辄复躁扰谵妄,服至宝丹稍静。予一见其舌干薄,齿如灰糕,决其肾水枯竭,勉用方。诸水煎生地、
犀角、生龟甲、元参、石斛等,热势辄定,然卒不救。可知温热症由伏邪内发者,多死于阴虚水涸之体也。



<目录>卷之五

<篇名>眩晕论治

属性:头为诸阳之会,烦劳伤阳,阳升风动,上扰巅顶。耳目乃清空之窍,风阳旋沸,斯眩晕作焉。良由肝胆乃
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
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或由病后精神未复,阴不吸阳,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甚则心悸舌辣,肢麻筋惕,
寤不成寐,动则自汗,起则呕痰。无痰不作眩。此经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顾内风肆横,虚阳上升,
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与治六气风火大异。法宜辛甘化风,或甘酸化阴。叶氏所谓缓肝之急以熄风,滋
肾之液以驱热,肝风既平,眩晕斯止。条其治法,如上焦窍络火郁,用羚羊角、山栀、连翘、
天花粉、丹皮、生地、桑叶、钩藤、天麻以泄热,从胆治也。如中虚风阳扰胃,用人参、山药、黄 、小麦、
炙草、龙眼肉以填补,从胃治也。肝风内扰,阳明正当其冲,故须补中。如下元水涸火升,用阿胶、熟地、石
斛、何首乌、杞子、天冬、黑芝麻、磁石、五味子以摄纳,从肝肾治也。其阳冒不潜,用牡蛎、淡茶、龟甲。
痰多作眩,用茯苓、川贝、橘红、竹沥、姜汁。心悸不寐,用枣仁、麦冬、茯神、龙骨。厥阳不敛,用萸肉、
白芍、牛膝炭。土被木克,呕吐不食,宜泄肝安胃,用橘白、木瓜、半夏曲、茯苓。动怒郁勃,痰火风交炽,
用二陈汤下龙荟丸。至于熄风之品,如甘菊炭、煨天麻、钩藤之属,皆可随症加入者也。



<目录>卷之五\眩晕论治

<篇名>附方

属性:〔除痰〕\x二陈汤\x 见一卷中风。
〔泻火〕\x龙荟丸\x 见一卷火。



<目录>卷之五\眩晕论治

<篇名>眩晕脉案

属性:褚氏 高年头晕,冬初因怒猝发,先怔忡而眩仆,汗多如洗,夜不能寐,左寸关脉浮大无伦。此胆气
郁勃,煽动君火,虚阳化风,上冒巅顶所致。用丹皮、山栀(各钱半)、甘菊、白芍(俱炒。各三钱)、钩藤、
茯神(各三钱)、柏子仁、枣仁(生研。各八分)、桑叶(二钱)、浮小麦(二两)、南枣(四枚)二服悸
眩平,汗止熟寐矣。随用熟地、潞参、五味、茯神、麦冬、莲子、白芍,数服全愈。凡营液虚,胆火上升蒙窍,须
丹、栀、钩藤、桑叶以泄热,炒菊、芍以熄风和阳,再加茯神、枣仁、柏子仁、小麦以安神凉心,风静汗止,必
收敛营液为宜。
丰氏 眩晕痞呕,多酸苦浊沫,肝木乘土,胃虚食减,瘀浊不降,得虚风翔,则倾溢而出,厥阳上冒,
清窍为蒙,故眩晕时作。诊脉涩小数,两寸尤甚。先用降浊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