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腮同鹿茸
服,尤妙。崩漏经年不止者,用莲房五枚烧存性,香附二两炒黑,为细末。空心陈酒下二钱。风入胞门,忽
下鲜血者,一味防风丸、旋复花汤下。崩漏
初起,不问虚实,荆芥四物汤。肝经虚热,奇效四物汤。因怒动血,养血平肝散。劳心过度,柏子仁汤。漏
下伤胎,胶艾四物汤。脾虚恶食,当归芍药汤。血脱气陷,益胃升阳汤。赤白崩带,艾附汤。虚寒崩漏不止,
丁香胶艾汤。崩漏渐成虚羸,鹿茸散。崩中诸药不愈,牡蛎丸。年高而崩者,法在不治。凡崩症,多用醋炒荆
芥、升麻,醋能收敛故也。五灰、十灰诸散,药用 炒者,红见黑则止也。红为火象,黑为水色。血症多兼
黑药,水能遏火之义。或用鹿茸丸。
景岳治血热妄行,保阴煎,或加减一阴煎。火盛迫血,徙薪饮加续断、丹参。脾肾虚寒,兼呕兼溏泻而畏
寒,理阴煎,或理中汤。脾肾阴气不固,固阴煎,或秘元煎。阳虚脱陷,四维散。血脱气竭,独参汤,或当
归补血汤。血滑不禁,龙骨散加人参。血臭脉滑者多火,宜从清凉。血腥清寒,脉细者多虚,必须温补。
景岳又云∶血崩来如潮涌,明是热势妄行,然又不可用寒治。盖寒则血凝,而热郁于内,治宜清补,兼
为升提,血自循经,经自摄血,而又不可骤止也。宜地黄、阿胶、白芍、麦冬、桑耳灰、木耳灰之属。久则
多虚寒,又宜温补脾胃。
《女科纂要》云,崩宜理气、降火、升提。漏宜养气补火,或兼制火。凡崩漏不可多用寒凉,致伤脾胃,
不能摄血归源,是速其危也。



<目录>卷之八\崩漏论治

<篇名>崩漏脉候

属性:漏下赤白不止,脉小虚滑者生,数盛者死。漏下赤白,日下血数升许,脉急疾者死,迟者生。尺脉急而
弦大,风邪入少阴经。女子漏下赤白,脉浮者死。凡五脏俱虚,五色杂下,谓之五崩∶肺虚色白如涕,心虚色
赤如绛,脾虚色黄如烂瓜,肝虚色青如蓝,肾虚色黑如肝血。



<目录>卷之八\崩漏论治

<篇名>附方

属性:〔脾虚〕\x六君子汤\x 见一卷中风。
〔气虚〕\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血虚〕\x四物汤\x 见一卷中风。
〔怒火〕\x小柴胡汤\x 见一卷温。
〔血热〕\x加味逍遥散\x 见一卷火。
〔思郁〕\x归脾汤\x 见二卷劳瘵。
〔益气〕\x四君子汤\x 见一卷中风。
〔补火〕\x八味丸\x 见一卷中风。
〔虚寒〕\x十全大补汤\x 见一卷中风。
〔虚寒〕\x附子理中汤\x 见一卷中风。
〔烦躁〕\x八珍汤\x 见一卷中风。
〔崩中〕\x胶艾四物汤\x 见本卷调经。
〔肢厥〕\x震灵丹\x 禹余粮 赤石脂 紫石英 代赭石(各四两)入净锅中,盐泥封固, 研。入乳香
没药 辰砂(各一两) 五灵脂(二两) 米糊丸。
〔止涩〕\x三灰散\x 棕灰 绢灰 血余炭
〔厥冷〕\x理中汤\x 见一卷中风。
〔补血〕\x芎归散\x 川芎 当归
〔寒崩〕\x小牛角 散\x 牛角 (一枚烧赤) 鹿茸 禹余粮 当归 干姜 续断(各二两)
阿胶(三两) 乌 骨 龙骨(各一两) 赤小豆(六合) 为末,温酒调服方寸匕。
〔积冷〕\x大牛角 散\x 牛角 干姜 当归 续断 龙骨 禹余粮 生地 桑耳 白术 赤石脂 矾石
人参 附子 蒲黄 防风
〔不止〕\x角 鹿茸散\x 牛角 鹿茸 当归 续断 阿胶 甘草 地榆 丹参 地黄 川芎 赤石脂
龟甲 柏子仁
〔呕痛〕\x伏龙肝汤\x 见四卷痢。
〔鲜血〕\x旋复花汤\x 见二卷痰饮。
〔初崩〕\x荆芥四物汤\x 即四物汤加荆芥、条芩、香附各一钱,水煎。一方加地榆,一方并加阿胶、艾叶。
〔虚热〕\x奇效四物汤\x 四物汤加阿胶,名妇宝丹。此再加艾叶、黄芩炒各一钱。
〔因怒〕\x养血平肝汤\x 归 芍 香附(各二钱) 青 柴 芎 地
(各八分) 甘草(五分)
〔劳心〕\x柏子仁汤\x 柏子仁 香附 川芎 鹿茸(酒蒸焙) 茯神 当归(各钱半) 续断(二钱)
阿胶 远志(各一钱) 炙草(五分) 加姜煎。
〔脾虚〕\x当归芍药汤\x 黄 (钱半) 白术 苍术 当归 白芍(各一钱) 陈皮 熟地(各五分)
生地 炙草(各三分) 柴胡(二分) 水煎。
〔脱血〕\x升阳益胃汤\x 见七卷便血。
〔崩带〕\x艾附汤\x 艾叶 制香附
〔漏水〕\x丁香胶艾汤\x 当归(钱二分) 芍 地(各三分) 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