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执法者,犯司天之气也,天者生之本,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行令者。犯
地支之气也,害稍次之,故其病徐而持。持
者,邪正相持而吉凶相半也。”)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中贵人者,天地之气皆犯矣,故暴而死。按此三
者,地以天为主,故中天符者甚于岁会,而太一天符者,乃三气合一,其盛可知,故不犯则已,犯则无能解也。”)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
所谓二火也。(按∶君者君火也,臣者相火也。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三焦也。三焦配合心包,佐心君以行令,
故心为君火,而三焦为相火。然君火者阳火也,居膈上而位高,如降而下行,火气运动,是为君处臣位,其势顺
而病亦轻。相火者阴火也,居丹田而位在下,如脱根上升,火气浮越,是为臣 君位,其势逆而病必重。此二
火有一定之位,如变易则病有轻重之殊也。)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按∶张景岳曰∶“一日一度,度即日也。
周岁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以六步分之,则每步得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故曰有奇也。”)故二十四步,
积盈百刻而成日也。(按∶景岳曰∶“二十四步,合四岁之步也。积者,积二十四个八十七刻半,共得二千一
百刻,是谓二十一日。以四岁全数合之,正得一千四百六十一日。此共以二十四步之余,积盈百刻,合成四岁
之全日,而三合会同之气数,于斯见矣。详如下文。”)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国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按∶张景岳曰∶
“此复求上文天道六六之节,地理之应六节气位,及天元纪大论所谓上下相召,五六相合之至数也。位,地位
也。气,天气也。位有上下左右之终始,气有前后升降之国中,以天之气而加于地之位,则上下相错,互有差
移,故曰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国中义详见后章。”)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
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天气有十干而始于甲,地气有十二支而始于子,子甲相合,即甲子
也。干支合而六十年之岁气立,岁气立则有时可候,有气可期矣。”)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
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甲子岁,六十年之首也。
初之气,六气之首,地之左间也。始于水下一刻,漏水百刻之首,寅初刻也。终于八十七刻半,谓每步之数,
各得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也。故甲子岁,初之气,始于首日寅时初初刻,终于六十日后子时初四刻。至子之正
初刻,则属春分节而交于二之气矣。凡后之申子辰年皆同。”)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
(“此继初气而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直子之正初刻也。又加二气之六十日余八十七刻半,则此当终于七十五刻,
直戌之正四刻也。后义仿此。”)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始于七十六刻,亥初初刻也。
终于六十二刻半,酉初四刻也。”)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始于六十二刻六分,酉正
初刻也。终于五十刻,未正四刻也。”)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始于五十一刻,申初初
刻也。终于三十七刻半,午初四刻也。”)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始于三十七刻六
分,午正初刻也。终于二十五刻,辰正四刻也。此二十五刻者,即岁余法四分日之一也。”)所谓初六,天之
数也。(“初六者,子年为首之六气也。此以天之气数而加于地之步位,故曰天之数也。后仿此。”)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始于二十六刻,巳初初刻也。终于一十二刻半,
卯初四刻也。凡后之巳酉丑年皆同。”)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
下百刻。(“始于一十二刻六分,卯正初刻也。终于水下百刻,丑正四刻也。”)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
八十七刻半。(“始于一刻,寅初初刻也。终于八十七刻半,子初四刻也。”)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
终于七十五刻。(“始于八十七刻六分,子正初刻也。终于七十五刻,戌正四刻也。”)五之气,始于七十六
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始于七十六刻,亥初初刻也。终于六十二刻半,酉初四刻也。”)六之气,始于六
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始于酉正初刻,终于未正四刻。此五十刻者,四分日之二也。”)所谓六二,
天之数也。(“丑次于子,故曰六二。”)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始于申初初刻,终于午初四刻。凡后寅午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