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者。尺寸之肤寒热。而应于经络也。络脉外连皮肤。为阳主外。经脉内
连脏腑。为阴主内。经云。荣出中焦。卫出下焦。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营气内满。
而经脉大盛。经脉之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故以尺肤候络。而以寸候经。高云。经气有余。则脉口肤热。络气
不足。而尺肤寒也。以寸肤候
经。以尺肤候络。简按脉口热。根据下文寒涩而推之。谓脉滑也。志高以尺为尺肤。极是。然以脉口为寸肤者。
经文中无明证。
\x秋冬为逆\x 张云。阳虚者。畏阴胜之时。马云。秋冬属阴。合络与尺。简按马注误。
\x尺热满\x 志本。热。作脉。误。
\x春夏死秋冬生也\x 张云。阴虚者。畏阳胜之时。按王氏曰。春夏阳气高。故脉口热尺中寒为顺。秋冬
阳气下。故尺中热脉口寒为顺。此说若为近理。而观内经论脉诸篇。则但言阴阳浮沉随气候。初未闻有以尺寸
盛衰分四时也。学人于此不辨。恐反资多歧之惑。马云。春夏应经与寸。简按马注亦误。
\x灸阴刺阳刺阴灸阳\x 张云。此正以络主阳。经主阴。灸所以补。刺所以泻也。简按王注阴阳经络。互
误。吴马遂为灸泻刺补之解。太误。志高皆仍张义。今从之。高云。此以灸刺。通于上文。则上文治主病者。
亦当通于此矣。
\x脉气上虚尺虚\x 简按当从新校正。下文历举脉虚气虚尺虚之状。明是脱误。张志高仍旧文释之。义却晦矣。
\x言无常\x 张云。脉要精微论曰。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志云。宗气虚。而语言无接续也。
简按志本于杨上善。
\x尺虚\x 简按谓尺肤脆弱。论疾诊尺篇云。尺肉弱者。解 安卧。乃与步行 然同义。诸家以尺为寸关
尺之尺。误。
\x 然\x 张云。 。音匡。 然。怯弱也。说文。 。怯也。
\x不象阴也\x 吴云。脉者。血之府。脉虚者。亡血可知。故云不象阴也。张云。脉虚者。阴亏之象。高云。若脉
虚者。
浮泛于上。有阳无阴。不能效于阴也。
\x寒气暴上\x 张云。此指伤寒之属也。
\x实而逆则死\x 张云。邪盛者脉当实。实而兼滑。得阳脉也。故生。若见阴脉为逆。故死。按玉机真
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x春秋则生冬夏则死\x 张云。脉之实满。邪有余也。手足寒者。阴逆在下。头热者。阳邪在上。阴阳
乖离。故为上实下虚之病。春秋为阴阳和平之候。得其和气。故可以生。冬夏乃阴阳偏胜之时。阳剧于夏。阴
剧于冬。故死。
\x浮而涩\x 吴云。涩为无血。浮而身热。为邪盛。为孤阳。此不必问其四时而皆死也。马云。此前后
无问答之语。疑为错简欤。简按据新校正注。其为错简无疑焉。
\x其形尽满\x 志云。形。谓皮肤肌腠。盖经脉之内。有有形之血。是以无形之气乘之。肌腠之间。主
无形之气。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为肿胀也。高云。形。身也。满。犹实也。简按王吴以形为头角耳目口齿胸
中之形藏。非也。
\x不应也\x 简按尺肤涩。与脉急大坚。不相应也。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
响之相应也。
\x从者手足温也\x 张云。四肢为诸阳之本。故阳邪盛者。手足当温为顺。若手足寒冷。则以邪盛于外。
气虚于内。正不胜邪。所以为逆。
\x乳子而病热\x 吴云。乳下婴儿也。张云。此统言小儿之内外证也。病热脉悬小者。阳证阴脉。本为大禁。
\x寒则死\x 简按论疾诊尺篇云。婴儿病。头毛皆逆上者必死。大便赤飧泄。脉小手足寒者。难已。温易已。
\x乳子中风\x 张云。此言小儿之外感也。风热中于阳分。为喘鸣肩息者。脉当实大。但大而缓。则胃气
存。邪渐退。
故生。实而急。则真脏见。病曰进。故死。志云。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
风热盛。而内干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简按此后世所谓马脾风之属。卫生宝鉴云。风热喘促。闷乱不安。俗
谓之马脾风。)
\x肠 便血\x 吴云。肠 。滞下也。利而不利之谓。便血。赤利也。马云。肠 者。大小肠有所辟积。
而生诸证。故肠 为总名。有等。俗名肠风下血。有粪前来者。为近血。粪后来者。为远血。今兹肠 便血。
凡下血皆是。志云。肠 者。邪僻积于肠间。而为便利也。经言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
内溢。血内溢则便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合并凝聚。而积成矣。是以
肠便血者。阴络之血溢也。肠 下白沫者。肠外之寒汁沫也。肠 下脓血者。汁沫与血相搏。并合而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