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受气于春。脉受气于夏。骨受气于冬。肉受气于长夏也。简按吴改月作气。不可从。



<目录>卷五

<篇名>厥论篇第四十五

属性:张云。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厥证之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猝倒暴
厥。忽不知人。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后世不能详察。但以手足寒热为厥。又有以香港脚为厥者。谬
之甚也。简按千金方凡例。以厥为香港脚。然王注已言及之。则唐时有为其说者。可知也。考灵寒热病篇曰。厥
痹者。厥气上及腹则死。此特似指香港脚冲心。虽仲景有寒厥热厥之分。亦以手足为言。盖彼以辨伤寒之寒热耳。
实非若内经之所谓厥也。观大奇论曰。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
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缪刺论曰。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重。而形无知也。
其状若尸。或曰尸厥。若此者。岂止于手足寒热。及香港脚之谓耶。今人多不知厥证。而皆指为中风也。夫中风
者。病多经络之受伤。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表里虚实。病情当辨。名义不正。无怪其以风治厥也。医中
之害。莫此为甚。简按厥。尔雅作 。说文亦作 。云。HT 气也。从 从HT 从欠。又云。 。 。或省 。史
记扁仓传。作蹶。刘熙释名。厥。逆气也。颜师古注急就章云。 者。气从下起。上行叉心胁也。厥有气厥血
厥痰厥酒厥脏厥蛔厥色厥等。景岳全书论之详焉。
\x五指之表\x 张云。足指之端曰表。
\x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x 简按集聚同义。然集有止之意。国语。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是也。聚乃散之反。
\x皆从内也\x 张云。其寒也非从外入。皆由内而生也。故凡病阳虚者。必手足多寒。皆从指端始。
\x前阴\x 马云。前阴者。阴器也。外肾也。简按宁氏折骨分经云。睾丸。外肾也。属足厥阴肝经。又
韵会云。外肾为势。宫刑男子割势。据此则宦者去其宗筋者。割去睾丸也。
\x下气上争不能复\x 吴云。下气。身半以下之气也。上争者。阳搏阴激。身半以下之气。亦引而上争也。
马云。是在下之肾气。乃因强力。而遂与上焦之气相争。不能复如其旧。高云。在下之阴气。上争于阳。致阳
气不能复。复。内藏也。
\x精气溢下\x 吴云。阴精之气。涌溢泄出而下也。志云。阳气上出。则阴脏之精气。亦溢于下矣。简按
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知是亦言精气漏泄。然彼由肾气有余。此因上盛下虚。义递异。
\x邪气因从之\x 张云。阳虚则阴胜为邪。简按吴云。邪气。阳气也。以其失所。目之为邪。此解太误。
若改阳字作阴。则才通。
\x气因于中\x 汪昂云。寒从内发。即前不从外之意。高云。阴寒之邪气因于中。而阳气日衰。简按此一
句。诸说参差。甲乙。于。作所。而吴则以此四字。移上文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之上。马则改因作困。张则以气
为上文之精气邪气。志则为气因于中焦水谷之所生。并不甚清晰。考上下文意。汪高所释似允当。今姑从之。
\x渗营其经络\x 张兆璜云。渗者。渗于脉外。营者。营于脉中。营气宗气。皆精阳之气。营行于脉中。
诸阳之气。淡渗于脉外。非独卫气之行脉外也。
\x手足为之寒也\x 滑云。张子和曰。秋冬阴壮阳衰。人或恃赖壮勇。纵情嗜欲于秋冬之时。则阳夺于内。
阴气下溢。邪气上行。阳气既衰。真精又竭。阳不荣养。阴气独行。故手足寒。发为寒厥也。
\x络脉满而经脉虚\x 志云。灵枢经脉篇曰。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夫卫气者。水谷之悍气
也。酒亦水谷悍热之液。故从卫气。先行皮肤。从皮肤而充于络脉。是不
从脾气。而行于经脉。故络脉满。而经脉虚也。
\x气聚于脾中\x 马云。下气上争。聚于脾中。志云。谷气聚于脾中。高同。
\x肾气日衰阳气独胜\x 宋本。日。作有。吴作自。甲乙。胜。作盛。(张氏医通云。论得寒厥之由。以
其人阳气衰。不能渗荣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附子理中汤。论得热厥之由。则谓其
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加减肾气丸。)
\x腹胀满\x 甲乙。无胀字。马云。下气上争。而行之于上。则下虚。故气在腹。而不在足。所以腹中胀
满也。夫曰阴气盛于上则腹满者。上文之寒厥。高云。阴寒之气盛于上。则上下皆阴。而阳气虚于下。下虚则
腹胀满。以明腹满而为寒厥之意。简按张云。阴虚于下。则脾肾之气不化。故腹为胀满。恐非。
\x阳气盛于上\x 新校正。据甲乙。作腹满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