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篇名>方盛衰论篇第七十一

属性:马云。内有不足有余虚实等义。皆所以较其盛衰也。吴云。方。比也。比方阴阳多少。五度强弱。何者为
盛。何者为衰也。
\x气之多少\x 张云。多少。言盛衰也。高云。气。阴阳之气也。人身阴阳之气。有多而盛。有少而衰。
\x阳从左阴从右\x 张云。阳气主升。故从乎左。阴气主降。故从乎右。高云。向明而治。左阳右阴。
故阳从左。阴从右。
\x老从上少从下\x 张云。老人之气。先衰于下。故从上者为顺。少壮之气。先盛于下。故从下者为顺。
盖天之生气。必自下而升。而人气亦然也。故凡以老人。而衰于上者。其终可知。少壮而衰于下者。其始可知。
皆逆候也。高云。四时之气。秋冬为阴。从上而下。春夏为阳。从下而上。故老从上。少从下。盖老为秋冬之
阴。少为春夏之阳也。
\x是以春夏归阳为生\x 马云。春夏或病或脉。归阳为生。若阴病阴脉。如秋冬者。为死。张云。春夏
以阳盛之时。或证或脉。皆当归阳为生。若得阴候。如秋冬者。为逆为死。
\x反之则归秋冬为生\x 马云。反之则秋冬归阴为生。若阳病阳脉。如春夏者为死。是以人之气有多少。
逆之则皆能为厥也。张云。反之。谓秋冬也。秋冬以阴盛阳衰之时。故归阴为顺。曰生。然不曰归春夏为死者。
可见阴中有阳。未必至害。而阳为阴贼。乃不免矣。高云。人身春夏之时。其气归阳为生。归秋冬之阴为死。
若反之则归秋冬为死者。归秋冬反为生。反之而生。气之逆也。是以阴阳之气。无论多少。若逆之。则皆为厥矣。
\x一上不下\x 张云。阳逆于上而不下。则寒厥到膝。老人阳气从上。膝寒犹可。少年之阳。不当衰而
衰者。故最畏阴胜之时。老人阳气本衰。是其常也。故于秋冬无虑焉。高云。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如阴气一上。阳气不下。则阴盛阳虚。故寒厥到膝。
\x头痛巅疾\x 吴云。此谓巅疾。有巅崩偃仆之义。张云上
实下虚。故病如此。志云。愚谓此下。当有少者春夏生。老者春夏死句。或简脱耶。
\x求阳不得求阴不审\x 张云。厥之在人也。谓其为阳。则本非阳盛。谓其为阴。则又非阴盛。故皆不可
得。盖以五脏隔绝。无征可验。若居旷野无所闻。若伏空室无所见。乃病则绵绵不解。势甚凋敝。若弗能终其
日者。岂真阴阳之有余者耶。
\x绵绵乎属不满日\x 张云。绵。古绵字。高云。今绵绵一息之微。属望其生。若不能满此一日矣。简按
诗大雅疏。绵绵。微细之辞。王盖取气息绵 之义。属。高读为瞩也。
\x是以少气之厥\x 赵府本。熊本。少气。作少阴。马吴张并从之。志高仍原文。简按据王注。及下文是
为少气之语。则知作少阴。误也。
\x籍籍\x 马云。众多也。吴云。积尸状。张云。多惊惕也。志云。野狼籍也。简按野狼籍。披离杂乱貌。前
江都易王传。国中口语籍籍。志注为是。
\x菌香\x 脉经。作园苑。千金。作园花。志云。香蕈之小者。盖虽有生气而无根。简按此注非也。广雅。
菌。薰也。其叶谓之蕙。又屈原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蜀都赋。菌桂临岩。知全注为得。
\x阳物\x 志云。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
\x阳气有余阴气不足\x 吴云。凡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当昼而寐。若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当夕
而梦。张云。所以为厥为梦者。皆阳不附阴之所致。
\x五诊\x 吴云。五内见证也。阴阳。三阴三阳也。
\x以在经脉\x 吴云。在。察也。经脉。十二经之脉也。马高同。简按书舜典。在璇玑玉衡。注。在。察
也。今从吴注。
\x十度\x 马云。度人度民之度。俱入声。余皆去声。志并去声。注云。度。量也。十度者。度人脉。度
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度上下。度民。度君。度卿也。高。以下文度民君卿四字。移于阴阳气尽
之下。注云。十度。一曰度人。二曰度脉。三曰度脏。四曰度肉。五曰度筋。六曰度俞。七曰度阴阳气尽。八曰
度民。九曰度君。十曰度卿。民不得同卿。卿不得同于君。就其心志。而揆度之。简按王义允当。故马吴张从之。
\x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x 张云。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
是也。肉度。如卫气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经筋篇。是也。俞度。如气府气穴本输等篇。是也。度。数也。
\x散阴颇阳\x 吴云。颇。跛同。阴阳散乱偏颇也。简按玉篇。颇。不平也。偏也。王注非。
\x脉脱不具\x 吴云。脉或不显也。张云。此其脉有所脱。而阴阳不全具矣。
\x诊无常行\x 张云。诊此者。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