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汁二两,梨汁二两,
童便二两。如无童便,以炼蜜二两代之。外加炼蜜六两,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钱,治一切热症。



<目录>卷五

<篇名>疫

属性:王宇泰曰∶圣散子方,因东坡先生作序,由是天下神之。宋末,辛未年,永嘉瘟疫,服此方被害者,不
可胜纪。余阅叶石林《避暑录》云∶宣和间,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医顿废之。
昔坡翁谪居黄州时,其地濒江,多湿,而黄之居人所感者,或因中湿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所以服此
药而多效,是以通行于世,遗祸于无穷也。弘治癸丑年,吴中疫疠大作,吴邑令孙磐,令医人修合圣散子,
遍地街衢,并以其方刊行,病者服之,十无一生,率皆狂躁昏瞀而卒。噫,孙公之意,本以活人,殊不知
圣散子方中有附子、良姜、吴茱萸、豆蔻、麻黄、藿香等剂,皆性味燥热,反助火邪,不死何待?若不辨
阴阳二症,一概施治,杀人利于刀剑。有能广此说以告人,亦仁者之一端也。《续医说》。
张子和曰∶元光春,京师翰林应泰李屏山,得瘟疫症,头痛身热口干,小便赤涩。渠素嗜饮,医者便与酒
症丸兼巴豆,利十余行。次日头痛诸病仍存,医者不识,复以辛温之剂解之,加之卧于暖炕,强食葱醋汤,图
获一汗。岂知种种客热,叠发并作,目黄斑生,潮热吐泄,大喘大满,后虽用承气下之,已无及矣。至今议者
纷纭,终不知热药之过,往往归罪于承气汤。用承气汤者,不知其病已危,犹复用药,学不明故也,良可罪也。
然议者不归罪于酒症丸,亦可责也。夫瘟症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丸乎?巴豆不已,况复发以辛热之剂乎?彼随
众毁誉者,皆妄议者也。(文田按∶巴豆下之,阴之伤已极,重以大黄下,而独能生阴乎?此证似当以绿豆解巴
豆之毒,加存阴之品,庶有济耳。然子和不足以论此。)
宋宝庆二年,丙戍冬十一月,耶律文正王,从元太祖下灵武,诸将争掠子女玉帛,王独取书籍数部,大黄
两驼而已。既而军中病疫、得大黄可愈,所活几万人。(《辍耕录》。文田按∶兵卒多饮酒食肉,劳汗
又多,温疫一行,必遽传阳明胃腑。此大黄所以往无不利也。王氏删此案,非是。)
《职方外纪》云∶哥阿岛曩国患疫,有名医名根据卜加得,不以药石,令城内外遍举大火烧一昼夜,火息而病
亦愈矣。盖疫为邪气所侵,火气猛烈,能荡诸邪,邪气尽而疫愈,亦至理也。(《樵书初编》。此法惟
徼外可旋。文田按∶此冬月寒疫,非温疫也。王氏知温之能为疫,独不知冬月亦有寒疫耶?宜其妄删此案也。)
邱汝诚因访友,闻邻家哭声,问何故。曰∶邻某甲,得时疾。邱令汲水置大桶中,以帘横其人于上,病遂
愈。(《挥尘新谈》。文田按∶此温疫证,由中 而得者也。)
苏韬光侍郎云∶予作清流县宰,县 申屠行父之子妇患时疫,三十余日,已成坏症。予令服夺命散,又名
复脉汤。人参一两,水二钟,紧火煎一钟,以井水浸冷服之。少顷,鼻梁有汗出,脉复立瘥。凡伤寒时疫,不
问阴阳老幼,误服药饵,困重垂危,脉沉伏,不省人事,七日以后,皆可服之,百不失一。(《本草纲目》。
《仁和县志》。此阴伤而阳亦将脱,故以复脉得效,是时人参亦可用矣。但云∶七日以后,皆可服。则昧医理之
言,王氏率意拟删,亦未为当。)
吴嗣昌治浙督赵清献公名臣,常遘危疫。吴独排众议,投冰水立苏之,公尊礼若神。曰∶君其不朽。
孙文垣治一老妓,三日患头痛身热,口渴,水泻不止,身重不能反侧,日渐昏沉,耳聋眼合谵语。诸医有
主补中益气者,有主附子理中者,煎成未服。孙诊之,六脉洪大,面色内红外黑,口唇干燥,舌心黑苔,不省
人事。曰∶此疫症也,法当清解,急以小白汤进之,犹可生也。益气理中杀之矣,安可用?问小白何汤也?曰∶
小柴胡合白虎汤即是。或曰∶泄泻如此,石膏可用乎?曰∶此协热下利,当早服之。既服,至夜半,神气苏醒,
惟小水不利,热渴未退。师仲景法,渴而身热,小水不利者,当利其小便,乃以辰砂六一散二两,灯心汤调服
之,两帖而瘳。(藜按∶此阳明少阳合病,用白虎柴胡是矣。但仲景柴胡汤条内,原有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
之法,曷不遵而用之?此亦三阳合病之类,一白虎汤足以了之,兼用小柴胡,原不甚谬,但柴胡、半夏,究嫌升
燥,故热渴而小水不利,待六一散之清热而后解,非因其利小便也。读者勿因
其根据傍仲景,遂为所惑。)
张净宇发热腹疼,泄泻口渴,呕吐不止。有认寒者,有认热者,有认伤寒者。孙诊之曰∶此时疫泻也。以
二陈汤倍白术,加青蒿、葛根、酒芩、白芍、猪苓、泽泻、滑石,一剂而安。
一仆病身如火烁,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