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外灸豆豉饼,
诸症渐愈。又以十全大补之类,喜其慎疾而愈。
薛立斋治一儒者,患附骨疽,失于调补,疮口不敛,日出清脓少许,已而常出三腐骨。其脉但数
而无邪,此气血虚,疮结脓管而不能愈。 以乌金膏,日服十全大补汤而愈。
上舍王廷璋患前症,三年未愈,肢体消瘦,饮食难化,手足并冷,大便不通,手足阴冷,此阳气
虚寒。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及灸其患处而愈。
一男子臂患流注,出腐骨三块尚不敛,发热作渴,脉浮大而涩,乃气血俱损,须多服生气血之剂,
庶可保全。彼惑于火尚未尽,仍用凉药,内服外敷,几危,始求治。其形甚瘁,其脉愈虚,先以六君
子汤加芎、归,月余饮食渐进。以八珍汤加肉桂,三十余剂疮色乃赤。更以十全大补汤,外以附子饼
灸之,仅年而痊。《医林集要》云∶骨疽乃流注之败症也,如用凉药,则内伤其脾,外冰其血。脾主
肌肉,脾气受伤,饮食必减,肌肉不生。血为脉络,血受冰,则气血不旺而愈滞。宜用理脾健脾,则
肉自生,而气自营运矣。又有白虎飞留连周期,
或展转数岁,冷毒朽骨出尽自愈。若附骨腐者可痊,正骨腐则为终身废疾矣。有毒自手足或头面肿起,
或兼疼痛,上至颈项骨节去处,如疡 贯珠,此风湿流注之症也,宜以加减小续命汤及独活寄生汤治
之。有两膝肿痛起,或至遍身骨节疼痛者,此风湿痹,又名历节风,宜用附子八物汤治之。又有结核
在项腋,或两乳旁,或两胯软肉处,名曰 痈,属冷症也。又有小儿宿痰失道,致结核于颈项臂膊
胸背之处,亦冷症也,俱用热药敷贴。以上诸症,皆缘于肾,肾主骨,肾虚则骨冷而为患也。所谓骨
疽,皆起于肾,亦以其根于此也。故用大附子以补肾气,肾热则骨有生气,而疽不附骨矣。(圣书云∶
患肿溃久,不时出细骨,用桐油调密陀僧如膏,绢摊贴妙。)



<目录>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

<篇名>附骨疽

属性:王肯堂治一人,患附骨疽,脓熟不能泄,溃而入腹,精神昏愦,粥药不入,医无所措。诊之,脉
细如蛛丝,气息奄奄,曰∶无伤也。用针刺其腹,脓大泄,然皆清稀若蟹吐沫。在法为透膜不治,用
参、 、附子,加厥阴行经之药,大剂饮之,又服八味丸,食大进,米升余,肉数脔,旬日而平。所
可治者,溃疡之脉,决实者死,细微者生,病脉相合,故可治也。刺腹者,脓不泄,必内攻,按之知
其疮深,即刺无害,所以不透膜。八味补肾,肾气旺而上升,胃口开而纳食。凡泄脓既多,刀圭之药,
其何能济?迁延迟久,且有他患,故进开胃之药,多食肉以补之,肌乃速生,此治溃疡之大法。
一男子腿根环跳穴患痛彻骨,外皮如故,脉数而滞滑,此附骨疽,脓将成也。用托里药六剂,肿
起作痛,脉滑数,其脓已成,针之出碗许,更加补剂,月余而瘳。
一男子患附骨疽,肿硬发热,骨痛筋挛,脉数而沉,用当归拈痛汤而愈。
张景岳治一人,年三十余,素多劳,忽患环跳酸痛,数月后大股渐肿。曰∶此附骨也,当速治。
与活命饮二帖,未效,而肿益甚。因混投清火解毒,遂致呕恶发热,饮食不进,势甚危。复求治,与
参内托散,大加
炮姜,数剂而呕止食进,其肿软熟。知其脓成,针之脓不多,复与九味异功煎,遂大溃,且瓣瓣出脓,
溃者五六处,腿肉尽去,止存皮骨矣。溃后复呕,发热不食,以十全大补汤、九味异功散,相间与之,
热渐退,食渐进。然足筋短缩,但可竖膝仰卧,左右挨紧,毫不能动,动则痛极,自分已成废人。凡
用十全大补三十余剂,人参三斤,乃肉生筋舒如故。
一人年近三旬,素不节欲,忽环跳穴酸痛月余。张曰∶此最可畏,恐生痈毒。不信,或谓筋骨痛
常事耳,不过风热使然,与散风清火药。至半年后,果微肿,复求治。曰∶速用托补,以救根本,尚
不迟也。又不信,谋之疡医曰∶岂有肿疡未溃,遽可温补耶?复用清火消毒之剂,及大溃而危。再延
视,则脉症俱败,悔无及矣。
一膏粱子年三旬,素耽酒色,亦患前症,令早服药,执拗不从。及肿而脓成,令速针之。不肯,
偏信庸流,敷以苦寒解毒之药,不知脓已成,犹何毒之可解?但有愈久愈深,直待自溃,元气尽去,
不可收拾耳。
立斋治地官孟乡环跳穴患疽,内服外敷,皆败毒寒剂。因痛极刺之,脓瘀大泻,疮口开张,其色
紫黯,右关脉浮大,此胃气复伤,不能荣于患处也。以豆豉饼,六君子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
由是胃气醒,而饮食进,患处暖而肌肉渐生。再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大君都承庆患附骨疽,内痛如锥,外色不变,势不可消。喜其未用寒削,止因痛伤胃气,而不思
饮食,用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