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 胆草(一两) 芦荟(五钱) 青黛(五钱) 栀子(一两)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黄
芩(一两) 大黄(五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五分)
旧用神曲糊丸。姜汤送下。借治血病。用酒丸。童便下。尤佳。人身惟肝火最横。每挟诸经之火。相持为害。
方用青黛芦荟胆草。直折本经之火。芩连栀柏大黄。分泻各经之火。火盛则气实。故以二香以行气。火
盛则血虚。故君当归以补血。治肝火决裂者。惟此方最有力量。莫嫌其多泻少补也。
\x地黄汤\x
熟地(一两) 山药(五钱) 山萸肉(五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泽泻(三钱)
陈修园谓。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全赖中宫输精及肾。而后肾得补益。谓此方非补肾正药。然肾经
水虚火旺者。实不可离。方取熟地以滋肾水。而又恐肝木盗水之气。故用山萸以养肝之阴。补子正以
实母也。再用山药补脾土。启水津以给肾。用丹皮。清心胞。泻火邪。以安肾。庶几肾中之水。得以充足。特
虑有形之水质不化。则无形之水津亦不能生。尤妙茯苓泽泻。化气利水。以泻为补。虽非生水之正药。
而实滋水之要药。
\x花蕊石散\x
花蕊石( 为末每服三钱)
男用酒调服。女用醋水服。瘀血化水而下。按此药独得一气之偏。神于化血。他药行血。皆能伤气。此独
能使血自化。而气不伤。真去瘀妙品。
\x侧柏叶汤\x
侧柏叶(三钱) 炮姜(钱半) 艾叶(三钱) 马通(二两)
热气藏伏于阴分。逼血妄行不止。用姜艾宣发其热。使行阳分。则阴分之血。无所逼而守其经矣。柏叶
属金。抑之使降。马为火畜。同气相求。导之使下。则余烬之瘀。一概蠲去。此为热伏阴分从治之法。乃久
吐不止。一切寒温补泻。药几用尽。因变一法。以从治之。凡遇热症。用之须慎。若系寒凝血滞者。则无不
宜。马通汁。即马粪泡水。无马通。以童便代之。
\x人参泻肺汤\x
人参(三钱) 黄芩(三钱) 栀子(三钱) 枳壳(二钱) 甘草(一钱) 连翘(一钱) 杏仁(三钱) 桔
梗(二钱) 桑皮(三钱) 大黄(一钱酒炒) 薄荷(一钱)
葶苈大枣泻肺汤。是泻肺中之水。此方是泻肺中之火。肺体属金。不自生火。皆由心火克之。胃火熏之
也。故用栀子连翘。以泻心火。黄芩大黄。以泻胃火。肺为火郁。则皮毛洒淅。用薄荷以发之。肺金不清。则
水道不调。用桑皮以泄之。火盛即是气盛。用枳桔杏仁以利之。而人参甘草。又补土生金以主持之。补
泻兼行。调停尽善。实从葶苈大枣汤套出。变泻水为泻火之法。凡上焦血滞痰凝。因火所致者。均可随证加减。
\x甲己化土汤\x
白芍(五钱) 甘草(三钱)
杨西山失血大法。以此为主方。而极赞其妙。其实芍药入肝。归芎桃仁。善去旧血以生新血。佐黑姜炙
草。引三味入于肺肝。生血利气。为产后之圣药。各书多改炙草为益母草。不知益母乃凉血利水之药。
此方取其化血。即能生血。如益母草。焉有生血之功。与方名相左。吾以为治红痢尿血。或可用之。若此
方断不可用。
\x牛膝散\x
牛膝(三钱) 川芎(钱半) 蒲黄(三钱) 丹皮(三钱) 桂心(三钱) 当归(四钱)
当归川芎蒲黄丹皮。四药和血。桂枝辛温以行之。牛膝下走以引之。用治下焦瘀血。温通经脉。无不应
验。方义亦浅而易见。
\x桃仁承气汤\x
桃仁(五钱) 大黄(二钱) 芒硝(三钱) 桂枝(二钱)
桂枝禀肝经木火之气。肝气亢者。见之即炽。肝气结者。遇之即行。故血证有宜有忌。此方取其辛散。合
硝黄桃仁。直入下焦。破利结血瘀血去路。不外二便。硝黄引从大便出。而桂枝兼化小水。此又是一层意义。
\x小调经汤\x
当归(三钱) 赤芍(三钱) 没药(二钱) 琥珀(二钱) 桂枝(二钱) 细辛(五分) 麝香(少许)
当归补血。赤芍行血。树脂似人之血。没药为树脂所结。故能治结血。琥珀乃树脂所化。故能化死血。四
药专治瘀血。亦云备矣。而又恐不能内行外达也。故领以辛桂麝香。使药性无所不到。而内外上下。自
无伏留之瘀血。所以不循经常者。多是瘀血阻滞。去瘀即是调经。
\x小柴胡汤\x
柴胡(八钱川产为真)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大枣(三枚)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
钱)
此方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活剂。人身之表。腠理实营卫之枢机。人身之里。三焦实脏腑之总管。惟
少阳内主三焦。外主腠理。论少阳之体。则为相火之气。根于胆腑。论少阳之用。则为清阳之气。寄在胃
中。方取参枣甘草。以培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