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烧之,以器承两头取汁。先
以泔清和盐,热洗疮了,即涂豆汁,不过三度极效。
又方 嚼胡麻敷。以绵裹之,日一易,神良。
\x防风汤\x 治风毒中人,留血脉不散,与荣卫相搏,结成风疽。身体烦热,昏冒肿痛。
防风(去叉) 柴胡(去苗) 白芷 木通(锉) 当归(切,焙) 羌活(去芦) 麻黄
(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附子(炮,去皮脐) 桔梗(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临卧各一服;如欲出汗,空
心并两服,后以热姜稀粥投,盖覆取汗,慎外风。
\x海桐皮散浸酒方\x 治热毒风结成疽,肿痛不得安。
海桐皮 五加皮(各锉) 独活(去芦) 薏苡仁(炒) 防风(去叉) 干蝎(炒) 杜
仲(去粗皮) 牛膝(去苗,酒浸,各一两) 生地黄(焙,三两)
上 咀,生绢囊贮,以好酒一斗五升,浸瓷瓶中密封,秋夏三日,春冬七日取。食前,
温酒三合或四五合,不拘时。甚者,常气相续。



<目录>卷之四\足部(十八)

<篇名>脚发

属性:《灵枢》云,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不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
曰厉痈。其状不大,初从小指发,急治去之。
其状黑者,不可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x〔薛〕\x 脚发之证,属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或足三阳经湿热下注。若色赤肿痛而溃
脓者,属湿热下注,为可治。若色微赤微肿,而脓清者,属精血亏损,为难治。若黑黯不
肿痛,不溃脓,烦热作渴,小便淋漓者,阴败末传,恶证也,为不治。其法湿热下注者,
先用隔蒜灸,活命饮以解壅毒,次服益气汤、六味丸以补精气。若色黯不痛者,着肉灸,桑
枝灸以行壅滞助阳气,更用十全大补汤、八味丸壮脾胃,滋化源,多有复生者。若专治
其疮,复伤元气,吾未见其生者。 阁老靳介庵,脚指缝作痒出水,肿 脚面,敷止痒
之药不应,服除湿之剂益甚。予以为阴虚湿热下注,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愈。
大参李北溪,左足赤肿作痛,此足三阳经湿热下注。先用隔蒜灸,活命饮一剂,其痛顿
止,灸患处出水,赤肿顿消,次用托里消毒散四剂,灸患处出脓而愈。 儒者杨举元患
此,微肿痛,微赤 ,此足三阴经,阴虚湿热下注。用隔蒜灸,托里散而起发,用十全
大补汤而脓成,又与加减八味丸料,百剂而敛。一儒者患此,肿硬色白,两月余矣,此
足三阴经亏损,为外寒所侵,用大防风汤及十全大补,兼服而消。后场屋不利,饮食劳
倦,前症复作,盗汗内热,饮食不化,便滑肌瘦,此脾土虚寒而命门火不能相生,用八
味丸、益气汤百余剂,喜其年壮得愈。 一男子,脚心发热,作渴引饮,或用四物,芩、
连、黄柏、知母辈。腹痛作呕,烦热大渴,此足三阴亏损,前药复伤脾胃也。先用六君加
炮姜,数剂而脾胃醒,再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而脾胃健,乃以加减八味丸,兼服半载
而愈。 一儒者,脚心发热作痒,以滚汤浸渍,溃而出水,肌体骨立,作渴吐痰,此脾
肾虚而水泛为痰也。服益气汤、六味丸年余,元气复而诸证愈。 少宗伯顾东江,面黧作
渴。予曰∶此肾经亏损,当滋化源,以杜后患。彼虽然之,而终不服,次年九月,内左
足面患疽,色黯不痛,脚腿沉重,用隔蒜灸三十余壮,足腿即轻,疮出血水,数日而消。
疮色仍黯,时公将北行,贺万寿。予诊之曰∶脾脉衰惫,阳气虚极,不宜远行,公曰∶予
得梦屡验,向梦群仙待我,此寿征也。至河驿聚仙堂病笃,叹曰∶立斋岂能留我?果卒
于此,亦异数也。



<目录>卷之四\足部(十八)

<篇名>脱疽

属性:《灵枢》云∶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者,不死,治之不
衰,急斩之,否则死矣。 《鬼遗》云∶ 敦疽,发两足指,五日不穴死,四日可刺,其
色发黑痈者,不堪,未过节者,可治。足指生疔,重者溃而自脱,故曰脱疽。 或曰∶惟
足大指患之为脱疽;其余足指患之,曰敦疽易治。惟脱疽难治。初发结毒, 赤肿痛者,
以五神散及以紫河车、金线钓葫芦、金鸡舌,金脑香,捣烂敷,及以汁涂敷。又以万病解
毒丸,磨醋暖涂之。未成 痛者,除湿攻毒,更以隔蒜灸之至不痛,用十二经消毒散加引
经药。若肿势盛,未得紧急者,宜作蛇伤治之;及作瘴气治之效。未成 痛,或不痛,或
大痛者,宜隔蒜灸,更用解毒,以消毒万全汤,临证加减。未成,若色黑,急割去。速
服补剂,庶可救。若黑延上,不可治。未成,若色赤 痛者,托里消毒更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