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元何由而复。(士材)

  用药主以保和丸。赤痢。加川芎、当归。白痢。加苍术。腹痛。加当归、芍药。后重。倍槟榔、枳壳。小水赤涩。加茯苓、木通。肛门热痛。加大黄、朴硝。此通导之法。凡实热者用之。若赤痢久而血虚者。四物汤。加阿胶、陈皮、白术、甘草。白痢久而气虚者。四君子汤。加黄 、扁豆、木香、砂仁。痢久而后重不去。此元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痢久而积滞不化。为脾气不运。六君子汤。中焦寒者。理中汤。下焦虚者。四神丸。此温补之法。凡虚寒者用之。若血瘀痢者。用当归、桃仁、赤芍、枳壳、甘草、黄芩、香附、陈皮、肉桂。若食积痢者。用化滞汤。加山楂、枳壳、木香、砂仁。此疏利之法。凡内伤气食者宜之。若时疫痢者。用防风汤。加羌活、白芷、柴胡、川芎。此发散之例。凡外感风寒者用之。若噤口痢者。香连丸。同石莲肉、竹茹、枇杷叶、苍术。徐徐呷下。此清解之例。凡虚热者宜之。若秽尽气虚。用芍药汤。加参、 、苓、术、诃黎、粟壳、乌梅、肉果、香椿皮。此兜涩之剂。凡滑脱者宜之。若阳邪陷入阴中。脉沉数有力。肌肤晦黑者。初则升散。用人参败毒散。后则升补。用补中益气汤。服药时外宜坐殿肛门。

  努力忍便。直待药势已行。皮间汗润而止。务使内陷之邪。提之转从表出。所以挽其不趋之势也。凡初痢腹痛。不可骤用参术。虽胃气虚弱。亦当禁之。

  痢疾选方保和丸(方见伤食) 理中汤(方见中寒)

  芍药汤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诸症。

  芍药(二两) 当归 黄连 黄芩(各半两) 大黄(三钱) 肉桂(二钱五分)

  槟榔 甘草(各三钱) 木香(一钱)

  每服五钱。水煎。加枳壳。名导气汤。

  化滞汤 治下痢因于食积气滞者。

  青皮 陈皮 浓朴 枳实 黄芩 黄连当归 芍药(各二钱) 木香(五分) 槟榔(八分) 滑石(三分) 甘草(四分)

  加味平胃散 治下痢因于湿蒸热郁者。

  苍术 陈皮 甘草 黄芩 黄连 槟榔茯苓 木香 泽泻 木通加味防风汤 治下痢困于风邪时疫者。必有表症。乃可用之。

  麻黄 防风 苍术 川芎 本 羌活白芷 桔梗 芍药 甘草香连丸(直指) 统治痢疾初起。乃和平之剂。

  黄连(十两) 木香(四两)

  末之。醋糊丸。淡姜汤下。(随症加入)

  芩术汤 统治痢疾积去调理之剂。

  白术(一两) 黄芩(七钱) 甘草(三钱)

  每服三钱。水煎。

  黄芩汤。

  黄芩(二钱) 芍药(一钱半) 甘草(五分)

  真人养脏汤(和剂) 治痢久脾肾俱虚。肠胃不固。经年不愈者。

  人参 白术 当归(各六钱) 白芍 木香(各一两六钱) 甘草肉桂(各八钱) 肉果(半两) 粟壳(蜜炙三两半) 诃子(一两二钱)

  每服四钱。水煎。久病。加附子。

  四神丸 治下焦不固。下痢不止。(方见泄泻)

  卫生汤即异功散 加山药、苡仁、泽泻、黄连。

  钱氏白术散 治脾虚泄痢肌热。

  即四君子加木香藿香、干葛。

  四君子汤 治白痢久而不愈。属气虚者。

  六君子汤 治痢久而积滞不减。脾气不运者。

  补中益气汤 治痢久而后重不去。属脾气下陷者。(方俱见中风)

  胃风汤 治中焦虚寒。下痢不止。

  人参 白术 茯苓 当归 芍药 川芎(各等分) 肉桂(减半)

  水煎。一方。加干葛。

  四物汤 治赤痢久而不愈。属血虚者。(方见中风)

  卷之八 下窍门

  便血

  大意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内经)盖因邪犯五脏。内伤三阴。或循经之阳血。阻结不和。漏泄于外。或居络之阴血。着留不运。僻裂而出。(准绳)

  内因皆由七情六淫。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或坐卧湿地。或醉饱行房。或生冷停寒。或酒面积热。触动脏腑。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入门)

  外候纯下清血者。风也。色如烟尘者。湿也。色黯者。寒也。鲜红者。热也。糟粕相混者。食积也。遇劳频发者。内伤元气也。后重便减者。湿毒蕴滞也。后重便增者。脾元下陷也。跌伤便黑者。瘀也。先吐后便者。顺也。(汇补)

  粪前粪后先血后便。此近血。也由手阳明随经入肠渗透而出也。先便后血。此远血也。由足阳明随经入胃。淫溢而下也。(准绳)

  挟寒挟热富贵之人。酒色浓味。藜藿之人。劳役忧思。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