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也。夫肺藏职秋金,
天地之气,至秋而降,且金性重而下沉,何以与浮脉相应耶!不知肺金虽沉,然所主者实阳气也,况处于至
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轻清之用,与干天合德,故与浮脉相应耳。



<目录>卷二

<篇名>沉脉(阴)

属性:\x体象\x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x主病\x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
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x兼脉\x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
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按】沉之为义,如石之沉于水底也。沉脉法地,重浊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黄
帝曰∶“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肾也,北方之水也,万物所以含藏,其气来沉以软,故曰
营。其气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虚如
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令人心悬如饥, 中清,脊中痛,少腹痛,小便黄赤。”又曰∶“脉来喘喘累累如钩,
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脉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杨
氏曰∶“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审度名义,颇不相戾。伪诀妄云∶“缓度三关,状如烂绵”,则是弱脉
而非沉脉矣。若缓度三关,尤不可晓。沉而细软为弱脉,沉而弦劲为牢脉,沉而着骨为伏脉,刚柔浅深之间,
宜熟玩而
深思也。
夫肾之为脏,配坎应冬,万物蛰藏,阳气下陷,烈为雪霜,故其脉主沉阴而居里。若误与之汗,
则如蛰虫出而见霜;误与之下,则如飞蛾入而见汤。此叔和入理之微言,后世之指南也。



<目录>卷二

<篇名>迟脉(阴)

属性:\x体象\x 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x主病\x 迟脉主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
中寒, 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x兼脉\x 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按】迟之为义,迟滞而不能中和也。脉以一息四至为和平,若一息三至,则迟而不及矣。阴性
多滞,故阴寒之症,脉必见迟也。譬如太阳隶于南陆,则火度而行数;隶于北陆,则水度而行迟,即此可以
征阴阳迟速之故矣。伪诀云∶“重手乃得”,是沉脉而非迟矣。又云∶“状且难”,
是涩脉而非迟矣。一息三至,甚为分明,而误云“隐隐”,是微脉而非迟矣。迟而不流利,则为涩脉。迟
而有歇止,则为结脉。迟而浮大且软,则为虚脉。至于缓脉,绝不相类。夫缓以脉形之宽缓得名,迟以至数之
不及为义,故缓脉四至,宽缓和平,迟脉三至,迟滞不前,然则二脉各别,又安足溷哉!以李濒湖之通达,
亦云“小快于迟作缓持”,以至数论缓脉,是千虑之一失也。
王叔和曰∶“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
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三损损于肌肉,四损损于筋,五损损于骨。”是知脉之至数愈迟,则症之
阴寒益甚矣。



<目录>卷二

<篇名>数脉(阳)

属性:\x体象\x 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x主病\x 数脉主腑,其病为热。寸数喘咳,口疮肺痈。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x兼脉\x 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阳数君火,阴数相火。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按】数之为义,躁急而不能中和也。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
气行六寸。一昼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当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此经脉周流恒常之揆度也。若一
息六至,岂非越其常度耶!火性急速,故阳盛之症,脉来必数也。伪诀云“七表八里”,而独遗数脉,只歌
于心脏,此其过非浅鲜也。数而弦急,则为紧脉。数而流利,则为滑脉。数而有止,则为促脉。数而过极,
则为疾脉。数如豆粒,则为动脉。古人云∶“脉书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只如相类之脉,非深思
不能辨别,非熟读不能谙识也。王叔和云∶“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
曰命尽,此至之脉也。”乃知脉形愈数,则受症愈热矣。肺部见之,为金家贼脉;秋月逢之,为克令凶征也。



<目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