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平,头动,膊前后欹侧,柔膊二七。
去膊井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鼻纳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
又云∶两手抱右膝着膺,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右足着外。除难
屈伸拜起,胫中疼痹。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
去,换易四七。去膊内风,两膊井内冷血,两掖筋脉挛急。
又云∶踞坐,伸左脚,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纳气,自极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
伸拜起,胫中疼痹。



<目录>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篇名>十五、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属性: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
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
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
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机关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
诊脾脉缓者,为风痿,四肢不用。又心脉、肾脉俱至,则难以言,九窍不通,四肢不举
。肾脉来多,即死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极力左右振两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振两臀
者,更互 ,犹言厥,九通中间,偃伏皆为之,名虾蟆行气,久行不已,愈臀痛
劳倦,风气不随,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
又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伸腰,口纳气,振腹自极七息。除壮热疼痛,两胫不随
又云∶治四肢疼闷及不随,腹内积气,床席必须平稳,正身仰卧,缓解衣带,枕高三寸
,握固。握固者,以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两脚竖指,相去五寸
,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齿
,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
吐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六息,一出
之,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鱼肥
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病。



<目录>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篇名>十六、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

属性: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三气时来,亦有偏多偏少。而风湿之气偏多者,名风湿痹也。
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
故其肌肤尽痛。然诸阳之经,宣行阳气,通于身体,风湿之气客在肌肤,初始为痹。若伤诸
阳之经,阳气行则迟缓,而机关弛纵,筋脉不收摄,故风湿痹而复身体手足不随也。



<目录>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篇名>十七、风痹手足不随候

属性: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多者为风痹。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诸阳之经,尽起于手足,
而循行于身体。风寒之客肌肤,初始为痹,后伤阳经,随其虚处而停滞,与血气相搏,血气
行则迟缓,使机关驰纵,故风痹而复手足不随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
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



<目录>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篇名>十八、风半身不随候

属性:风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
为血气,润养身体。脾胃既弱,水谷之精润养不周,致血气偏虚,而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
随也。
诊其寸口沉细,名曰阳内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臂偏不举。
又寸口偏绝者,则偏不随;其两手尽绝者,不可治也。



<目录>卷之一\风病诸候(上凡二十九论)

<篇名>十九、偏风候

属性: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其状,
或不知痛痒,或缓纵,或痹痛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捉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
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颈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