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仆地,吐涎沫,无所觉是也。原其癫病,皆由风邪故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
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夫人见十步直墙,勿顺墙而卧,风利吹人,必发癫痫及体重。人卧春夏
向东,秋冬向西,此是常法。
《养生方・导引法》云∶还向反望,不息七通。治咳逆、胸中病、寒热癫疾、喉不利、
咽干咽寒。
又云∶以两手承辘轳倒悬,令脚反在上元。愈头眩风癫。坐地,舒两脚,以绳绊
之,以大绳绊讫,拖辘轳上来下去,以两手挽绳,使脚上头下,使离地,自极十二通。
愈头眩风癫。久行,身卧空中,而不坠落。



<目录>卷之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篇名>四十四、五癫病候

属性:五癫者,一曰阳癫,发如死人,遗尿,食顷乃解;二曰阴癫,初生小时,脐疮未愈,数
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强,羊鸣,食顷方解。由热作汗出当风
,因房室过度,醉饮,令心意逼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头,
湿结,脑沸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作时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体皆热。
诊其脉,心脉微涩,并脾脉紧而疾者,为癫脉也。肾脉急甚,为骨癫疾。脉洪大而长者
,癫疾;脉浮大附阴者,癫疾;脉来牢者,癫疾。三部脉紧急者可治;发则仆地,吐沫无知
,若强 ,起如狂,及遗粪者,难治。脉虚则可治,实则死。脉紧弦实牢者生,脉沉细
小者死。脉搏大滑,久久自已。其脉沉小急疾,不治;小牢急,亦不可治。



<目录>卷之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篇名>四十五、风狂病候

属性:狂病者,由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风邪入血,使人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若一实一虚,则
令血气相并。气并于阳,则为狂发,或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是也。又肝藏魂,悲哀动中
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明,不敢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瘁色夭,死于秋。
皆由血气虚,受风邪,致令阴阳气相并所致,故名风狂。



<目录>卷之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篇名>四十六、风邪候

属性:风邪者,谓风气伤于人也。人以身内血气为正,外风气为邪。若其居处失宜,饮食不节
,致腑脏内损,血气外虚,则为风邪所伤。故病有五邪∶一曰中风,二曰伤暑,三曰饮食劳
倦,四曰中寒,五曰中湿。其为病不同。
风邪者,发则不自觉知,狂惑妄言,悲喜无度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生宣导
,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脾主土,土暖如人肉,始得发汗,去风冷邪气。若腹内有气胀
,先须暖足,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如得左回右转,三七。和气如用,要用
身内一百一十三法,回转三百六十骨节,动脉摇筋,气血布泽,二十四气和润,脏腑均调。
和气在用,头动转摇振,手气向上,心气则下,分明知去知来。莫问平手、倚腰,转身、摩
气,屈 回动,尽,心气放散,送至涌泉,一一不失气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疑如
气乱。



<目录>卷之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篇名>四十七、鬼邪候

属性:凡邪气鬼物所为病也,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哭惊走,或癫狂昏乱,或喜怒
悲笑,或大怖惧如人来逐,或歌谣咏啸,或不肯语。持针置发中,入病者门,取坍岸水
,以三尺新白布覆之,横刀膝上,呼病者前,矜庄观视病者语言颜色。应对不精明,乃以含
水之。勿令病者起,复低头视,满三 后熟拭之。若病困劣昏冥,无令强起
,就视之,昏冥遂不知人,不肯语,以指弹其额,近发际,曰∶欲愈乎?犹不肯语,便
弹之二七,曰∶愈。愈即就鬼,受以情实。
若脉来迟伏,或如鸡啄,或去,此邪物也。若脉来弱,绵绵迟伏,或绵绵不知度数,而
颜色不变,此邪病也。脉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为祸脉。两手脉浮之细微,绵绵不可知,
俱有阴脉,亦细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也。此家曾有病痱风死,苦恍惚,亡人为祸也。
脉来洪大弱者,社祟。脉来沉沉涩涩,四肢重,土祟。脉来如飘风,从阴 阳,风邪也
。一来调,一来速,鬼邪也。脉有表无里,邪之祟上得鬼病也。何谓表里?寸尺为表,关为
里;两头有脉,关中绝不至也。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而阳
微,死不治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上清真人诀》曰∶夜行常琢齿,杀鬼邪。
又云∶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