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六腑不和而成痈。夫服散之人,若将适失宜,散动热气,内乘六腑,六腑血气行于经脉
,经脉为热所搏,而外有风邪乘之,则石热痈结,血气痞涩,而成痈肿。



<目录>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篇名>二十一、解散烦闷候

属性:将适失宜,冷热相搏,石势不得宣化,热气乘于脏,故令烦闷也。



<目录>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篇名>二十二、解散呕逆候

属性:将适失宜,脾胃虚弱者,石势结滞,乘于脾胃,致令脾胃气不和,不胜于谷,故气逆而
呕。调之即愈。



<目录>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篇名>二十三、解散目无所见目疼候

属性:将适失宜,饮食乖度,鬲内生痰热,痰热之气熏肝,肝候目,故目无所见而疼痛。



<目录>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篇名>二十四、解散心腹胀满候

属性:居处犯温,致令石势不宣,内壅腑脏,与气相搏,故心腹胀满。



<目录>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篇名>二十五、解散挟风劳候

属性:本患风劳,而服散石,风劳未尽,石势因发,解石之后,体尚虚羸,故犹挟风劳也。



<目录>卷之六\解散病诸候(凡二十六论)

<篇名>二十六、解散饮酒发热候

属性:服散而积饮酒,石因酒势而盛,敷散经络,故烦而发热也。



<目录>卷之七\伤寒病诸候上(凡三十三论)

<篇名>一、伤寒候

属性: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寒,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
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夫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
;至春变为温病;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温病者,皆
由其冬时触冒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其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
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少长,多相似者,
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
,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病三日以
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当吐之则愈。病五日以上,气深结在脏,
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何也?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
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两伤于寒者,病一日,
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食、
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逆,水浆不入,则不知人,六日而死。
夫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
其气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
其不两伤于寒者,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
夹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
胁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脏也,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于胃
,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六
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病,荣卫不行
,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
。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
不满,舌干已而咳。十二日厥阴病衰,囊从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治之奈何?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其病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病三日过者,可
泄之而已。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并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补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矣。
相病之法,视色听声,观病之所。候脉要诀,岂不微乎。脉洪大者,有热,此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