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为多。水亏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火衰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独仲景不屑
于此。而惟以树立中气为第一义者何居。圣人曰。精、谷气也。可见肾为藏精之处。伎巧出焉。苟非有五谷
之养。五味之调。则亦从何而生。然经又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假使胃不能纳。脾不能运。又
如之何。故圣人以建中主治。使中州之土。已坏复起。将饮食入胃者。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如经所云者。则五脏百脉自裕矣。岂但已病乎
哉。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 建中汤主之。
\x黄 建中汤方\x
黄 (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大枣(十一枚)
上七味。用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补注〕不足之证不一。未有不因于气虚者。夫阳生阴长。气苟不充。则日就于损
矣。故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开阖损其常度。则里
急见焉。于是为证之不足者。且不可以概述矣。主以黄 建中。正于补益中土者。兼足以托实肌表矣。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x八味肾气丸方\x
干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两炮)
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梧子大。火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补注〕腰者肾之府。腰痛为肾气之虚寒可知矣。惟虚寒。故少腹拘急。而膀胱之
气亦不化也。苟非益火以助真阳。以消阴翳。恐无以生土。而水得泛溢。不至上
凌君火不止矣。主以八味。固补益先天之至要者也。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x薯蓣丸方\x(二钱五分为一分)
薯蓣(二十分) 当归 桂枝 干地黄 曲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 麦门冬 芍药 白术 杏仁(各六分) 人参(十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蔹(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补注〕虚劳不足之证。最易生风。倘不为调摄。必致火气日见不足。则所以善行
数变者。不益流连而不息耶。故于手足太阴少阴上下分补。不仍以中土为主。
务令三焦并益。荣卫和谐。而诸风自息矣。如桂枝、柴胡、防风。借以固表升阳。为
力颇多。非谓以此驱风。转燥津液也。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x酸枣仁汤方\x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 (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补注〕按嘉言论此方云。素问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可
见虚劳虚烦。为心肾不交之病。肾水不上交于心火。心火无制。故烦而不得眠。
不独夏月为然矣。方用枣仁为君。而兼知母之滋肾为佐。茯苓、甘草调和其间。
芎入血分而解心火之燥烦也。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
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
\x大黄 虫丸方\x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虫(一升)
上十二味。蜜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补注〕嘉言云。七伤。金匮明谓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
及房劳伤。但居其一。后人不知何见。谓七者阴寒、阴痿、里急、精速、精少、阴下湿、
精滑、小便苦数。临事不举。似乎专主肾伤为言。岂有五劳分主五脏。而七伤独
主一脏之理。虽人身恣逞伤肾者恒多。要不可为一定之名也。故虚劳证。凡本
之内伤者。有此七者之分。而虚劳发热。未有不由瘀血者。若无内伤。则营卫运
行。不失其次。瘀从何起。是必饮食起居。过时失节。营卫凝泣。先成内伤。然后随
其气所阻塞之处。血为瘀积。积之久。牢不可拔。新生之血。不得周灌。与日俱积。
其人尚有生理乎。仲景施活人手眼。以润剂润其血之干。以蠕动啖血之物。行
死血。名之曰缓中补血。岂非以行血去瘀。为安中补虚上着乎。然此特世称干
血劳之良法也。血结在内。手足脉相失者宜之。兼入琼玉膏润补之药同用尤
妙。试为细参其证。肌肤甲错。面目黯黑。及羸瘦不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