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当假物之同类
者以祛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非惟祛之而已。且能发越脾气。无一味相间。岂
非仲景有意于名方哉。夫五脏各一其阴阳。独脾胃居中而两属之。脾主阴而
胃主阳。自流利者言之。土固五行之一。自生成者言之。则四气皆因土而后成
故万物生于土。死亦归于土。然土不独成四气。土亦从四维而后成。不惟火生
而已。故四气有水之阴。即应于脾。风热之阳。即应于胃。饮食五味寒热。凡入于
脾胃者亦然。一有相干。则脾气不和。胃气不清。而水谷不化其精微。以荣营卫
而实阴阳也。然甘者土之本位。脾气不清。清以甘寒。要而行之。必走经脉。要而
合之。必通经隧。经隧者。脏腑相通之别脉也。是故麻黄之甘热。自阴血走手足
太阴经达于皮肤。行气于三阴。以去阴寒之邪。石膏之甘寒。自气分出走手足
阳明经。达于肌肉。行气于三阳。以去风热之邪。用其味之甘以入土。用其气之
寒热以和阴阳。用其性之善走以发越脾气。更以甘草和中。调其寒热缓急。二
药相合。协以成功。必以大枣补脾中之血。生姜之辛。益胃中之气。恶风者阳虚
故加附子以入阳。风水者。则加白术以散皮肤间风水之气。发谷精以宣荣卫。
与麻黄、石膏为使。引其入土也。越婢之名。不亦宜乎。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x防己茯苓汤方\x
防己(三两) 黄 (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衍义〕此证与风水脉浮。用防己黄 同。而有浅深之异。风水者。脉浮在表。土气
不发。用白术、姜、枣发之。此乃皮水郁其荣卫。手太阴不宣。金郁者泄之。水停者
以淡渗。故用茯苓易白术。荣卫不得宣行者。散以辛甘。故用桂枝、甘草以易姜、枣。内经云。肉蠕
动。名曰微风。以四肢聂聂动者。为风在荣卫。触于经络而动。故桂枝、甘草亦得治之也。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越婢加术汤方(方见上内加白术四两)
\x甘草麻黄汤方\x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衍义〕此条但言里水。不叙脉证。与前条里水用汤俱同。何两出之。将亦有异乎。
前条里水证。只就身肿。小便不利。亡津液而渴者。大抵一经之病。随其气化所
变。难以一二数。其经之邪无明。其变不可详。惟在方中佐使之损益何如耳。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则已。脉沉者。
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x麻黄附子汤方\x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x杏子汤方\x(缺恐即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衍义〕少阴主水其性寒。此条皆少阴证也。非独脉沉小者属之。但因其从风出
于表。水不内积。故曰无水。若不因风。只是肾脉上入于肺而虚胀者。则名曰气
水。然肾水风水。已有治法。独气水分脉浮沉。发其汗。由少阳水寒之邪。其本尚
在于里。阴未变故用麻黄散水。附子治寒。脉浮者。其水已从肾上逆于肺之标。
居于阳矣。变而不寒。于是用杏子汤。就肺中下逆气。注谓未见其汤。恐即麻黄
杏子石膏甘草汤。皆发汗散水者。独附子、杏仁分表里耳。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见消渴中)
〔衍义〕此病水不言病形之状。惟言止用蒲灰散。何也。大抵此证与首章同。然彼
以发汗。此得之于厥。故治法不同。厥者逆也。由少阴经肾气逆上入肺。肺与皮
毛合。故逆气溢出经络。经络之血泣。与肾气合。化而为水。充满于皮肤。故曰皮
水。用蒲黄消经络之滞。利小便为君。滑石开窍通水。通以佐之。小便利则水下
行。逆气降。与首章皮水二条。有气血虚实之不同。只此可见仲景随机应用之治矣。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
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 芍桂酒汤主之。
\x黄 芍药桂枝苦酒汤方\x
黄 (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
解。若心烦不解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醯代苦酒)
〔衍义〕汗本津也。津泄则卫虚。水血同类。阴也。水入则荣寒。寒则气郁。郁则发热。
水热相搏于分肉。则身肿。荣出中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