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而益以甚。故禁之。
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x茯苓泽泻汤方\x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去滓。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衍义〕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饮水以润之。更无小便不利。而用此汤何哉。
盖阳绝者。水虽入而不散于脉。何以滋润表寒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
上。泽泻之咸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气。用布水精
于诸经。开阳存阴。而洽荣卫也。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x文蛤汤方\x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衍义〕是汤即大青龙去桂枝盖文蛤也。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受。此证初无外
邪而用之何哉。夫天地之气。人之饮食之气。分之虽殊。合之总属风寒湿热之
气化耳。足太阳膀胱。本寒水之经也。先因胃热而吐。用竭其津。遂渴欲饮水。饮
多则水气内凝。其寒外应。而腠理闭矣。故将文蛤散水寒。麻黄、杏仁开腠理。利
肺气。甘草、姜、枣发荣卫。石膏解肌表内外之郁热也。而又谓主微风脉紧头痛
者何。盖风热循膀胱。上入巅。覆其清阳。则为头痛。而肾邪亦从而泛溢。故同一主治也。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x半夏干姜散方\x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衍义〕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于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
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x生姜半夏汤方\x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衍义〕夫阳受气于胸中。布气息为呼吸。胸中心肺之分。清气之道也。阴邪闭之。
则阻其呼吸往来。令气或促或搏或逆。有似喘呕与哕也。且心舍神者也。聚饮
停痰。则神不宁。故彻心愦愦然无奈也。用半夏之辛温燥其湿饮。生姜之辛热
散寒折逆。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斯病可愈耳。○按此方与小半夏汤相同。而
取意少别。小半夏汤宣阳明之气上达。故用半夏为君。生姜为佐。半夏汤通阳
明之经。故用姜汁为君。半夏为佐。取其行于经络。故用汁也。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x橘皮汤方\x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x橘皮竹茹汤方\x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中焦者。脾胃也。土虚则在下之木得以乘之。而谷气因之不宣。变为哕逆。
用橘皮理中气而升降之。人参、甘草。补土之不足。生姜、大枣。宣发谷气。更散其
逆。竹茹性凉。得金之正。用之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衍义〕六腑主表为阳。五脏主里为阴。阳为卫。阴为荣。六腑绝。卫先不行于外。故
手足寒。阳主升、在息为呼。外绝则气上出。出而不返。则下绝。下绝则筋急。故脚
蜷缩也。五脏绝。荣先不行于内。则阴气去。大便属阴。故下利不禁。甚则血离于外。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衍义〕仲景伤寒论厥阴证中注云。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主下重。脉大
则病进。为利未止。脉弱数者。邪气微而阳气复。为欲自止。虽发热。正由阳胜。非
邪逆也。成注如此。然弱阴不敌所回之阳。发热甚者。亦必治之。但不死而已。恐
亦不宜大热。内经曰。下利发热者死。虽然。不惟厥阴。少阴下利亦然。伤寒论谓
脉紧下利。脉暴微。手足温。利自愈。又谓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是皆
少阴下利者说也。非滞下之利。滞下则多热。若更发热。必难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