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病也。腹为阴。痛为阴类。故脉当沉。若脉弦。是见厥阴
风木之象矣。反洪大者。风木盛而生火。风木之邪。贼伤中土。湿热不攘则生虫。
故曰诸虫皆生于风也。东方生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风伤筋。此因
风伤而生虫。故虫乃厥阴肝筋之为病也。是以伤寒蛔厥。在厥阴篇内。此章蛔痛。列于筋病篇中。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x甘草粉蜜汤方\x
甘草(二两) 胡粉(一两) 白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衍义〕夫饮食入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吐涎。蛔上
入膈。故心痛。蛔闻食臭出。得饮则安。故发作有时也。毒药不止者。蛔恶之不食
也。蛔喜甘。故用甘草蜜之甘。随所欲而攻之。胡粉甘寒。主杀三虫。蛔得甘则头
向上而喜食。食之即死。此反佐以取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
呕。又烦者。蛔闻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衍义〕蛔厥者。病蛔而手足厥冷也。蛔厥者当吐蛔。病者静而复时烦。此因肝脏
寒而蛔上入膈。故烦。盖言蛔生于肝。因脏寒而上入于膈也。须臾复止。得食而
呕。又烦者。此蛔闻食臭而出于胃。故其人常自吐蛔。盖言蛔因风而生于肝。脏
寒则上入膈。闻食臭则出于胃也。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x乌梅丸方\x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附子(六两炮) 川
椒(四两去汗) 当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 黄柏(各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
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
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衍义〕乌梅味酸入肝。梅得先春之气。主助生阳而杀阴类。细辛发少阳之初阳。
以助厥阴之化。当归启少阴之血液。以资肝脏所藏之荣。黄连配蜀椒。助心火
以杀蛔。益子气也。附子配黄柏。资肾气以回厥。助母气也。干姜佐人参。补中焦
而止呕。桂枝制风木。疏肝郁。阴阳和而厥逆回。风邪散而气血足。治蛔厥之法备已。蛔之
化生。有若蜒蚰。生长极速。



<目录>卷二十

<篇名>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属性:(证三条方九首)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
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衍义〕妇人平脉者。言其无病脉也。阴脉小弱。其荣气不足耳。凡感邪而荣气不
足者。则必恶寒发热。不妨于食。今无寒热。妨于食。是知妊娠矣。妊娠者。血聚气
搏。经水不行。至六十日始凝成胎。斯时也。气血化于下。荣气不足。卫不独行。壅
突中焦而不能食。津液少布。其人渴。用桂枝汤益荣和卫。设有医以他治。则更
一月当化。若加吐下。复损其荣。土亦失其养育。条芩、白术可也。芎、归可也。参、
可也。但要益荣生津。和中下二焦而已。
妇人宿有 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 痼害。
〔衍义〕宿有 痼内结。及至血聚成胎。而 病发动。气淫于冲任。由是养胚之血。
不得停留。遂漏不止。 痼下迫其胎动于脐上。故曰 痼害也。凡成胎妊者。一
月血始聚。二月始胚。三月始胎。胎成始能动。今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
下血者。未成也。后断三月。始胚以成胎。方能动。若血下不止。而 乘故也。必当
去其 。内经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去则胎安也。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
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
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
血既破。佐以茯苓之淡渗。利而行之。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不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
不去故也。当下其 。桂枝茯苓丸主之。
\x桂枝茯苓丸方\x
桂枝 茯苓 牡丹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衍义〕此复申明胎成三月而后动也。上章以经断三月而漏下不止。然胎已成。
故虽漏下。而胎动于上也。此章以六月动者。以前三月经水利时而成胎。胎虽
成而血时下。至后三月始断而不血。是以妊娠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