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阴者。
亦为带下不成孕。崩中去血等证。又乌可用是治之。必须脉辨也。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x土瓜根散方\x 阴 肿亦治之。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虫(各二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衍义〕此亦因瘀血而病者。经水即不利。一月再见之不同。皆冲任瘀血之病。土
瓜根者。能通月水。消瘀血。生津液。津生则化血也。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开
阴寒。桂枝通血脉。引阳气。 虫破血积。以消行之。非独血积冲任者有是证。肝
藏血。主化生之气。与冲任同病。而脉循阴器。任督脉亦结阴下。故皆用是汤治
之。 肿非惟男子之睾丸。妇人之阴户亦有之。多在产时瘀血。流入作痛。下坠出户也。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
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方见十一卷)
〔衍义〕本文之注见前方药。本草谓旋复花主结气。胁下满。通血脉。去脏家热。葱
管亦主寒热。安胎。除肝邪。且更能主血。新绛疑是绯帛也。凡系帛皆理血。血色
红。用绛尤切于活血。肝为藏血。主生化。故冲任之脉成月事。及胞胎者。皆统属
之。三味入肝理血。除邪散结。岂非以气阳也。血阴也。气少则无阳。无阳则寒。血
虚则无阴。无阴则热。两虚相搏。以害其肝之生化欤。所以用是汤。先解其结聚
之邪也。而温补其虚寒者。必另有法矣。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注之。(方缺)
〔衍义〕气倡而血从。则百脉流动。以候其天癸。苛有邪以阻之。则血不从其气而
自陷于血海。血海者。肾主之。肾寒水也。色黑。是以漏下黑矣。犹内经所云结阴
下血也。方虽不全见。胶艾二物亦足治之。艾火皮肤灸之。尚能内入。况服之而
不自阳引入于阴乎。姜以散其阴。开通腠理。致津液行气也。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恐是经字)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
大黄甘遂汤主之。
\x大黄甘遂汤方\x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衍义〕内经谓水入经。其血乃成。则血由水化。今乃言血与水并何哉。尝思水有
清浊。清则入经化血。浊则为溺为唾。苟因气之浊乱者入之。则不能化血而为
血害。其清者。初虽为水而色白。至于坎离之变。从火化而变赤。如月之禀日光
为盈亏。与阳随动。流转上下。行诸经脉。与水性异矣。水性惟能润下。苟下流不
通。必注于泽。所以水失其道。入于肌表者。作身肿。入于筋骨者。作肢节肿。此入
于血室。故作少腹如敦状。然血室虽与膀胱异道。膀胱是行水之府。水蓄血室。
气有相感也。故膀胱之气亦不化。而小便微难矣。若小便自如而少腹如敦者。
则不谓之水并。当是他邪血积可知矣。用甘遂取其直达水停之处。大黄荡瘀
血。阿胶引为血室向导。且补其不足也。
妇入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x抵当汤方\x(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衍义〕伤寒论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大便黑色。抵当汤主之。发热下之
不解。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亦宜是汤。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宜抵当丸。三者
有病状而后立方。今只云经水不利下。岂遂血
蓄不通而非虚损耶。此必有蓄血情状。而出是方也。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x矾石丸方\x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枣核大。五内中。剧者再内之。
〔衍义〕子宫血积。不与气和。故新血不至。遂成干血。坚癖外连于户。津液不行。化
为白物。是用矾石消坚癖。破干血。杏仁利气开闭。润脏之燥。蜜以佐之。内子户。
药气可直达于子宫矣。设干血在冲任之海者。必服药以下之。内之不能去也。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x红蓝花酒方\x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衍义〕注疑非仲景方。伤寒论一部。以风寒二邪。必复言其传变。然后出方。乃云
六十二种风。尽以一药治之。宁无寒热虚实上下表里之异。其非仲景法明矣。
虽然。原其立方之旨。将谓妇人以血为主。一月一泻。然后和平。若风邪与血凝
搏。或不输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