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溢则后血,是血下出,亦可云
溢,正不必拘也。
先见血,后见痰嗽,多是阴虚。先见痰嗽,后见血,多是痰火积热。
凡吐衄血太甚不止,当防其血晕,用茅根烧烟将醋洒之,令鼻嗅气以遏其势,或蓦然以
血虚眩晕卒倒,不可艾灸,惊哭叫动,动则乘虚而死矣。须以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黄、人参、白术、茯苓、陈皮、荆芥穗、甘草各七分,枣二枚,乌梅一个,同煎服之。
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又不可纯用寒凉,必加辛温升药。如用寒凉药,用酒煎、酒炒之
类,乃寒因热用也。久患血证,血不归元,久服药而无效者,以川芎为君则效。(丹溪。)
凡呕吐血,若出未多,必有瘀于胸膈者,当先消而去之。骤用补法,血成瘀而热,多致
业师薛一瓢先生治陆元宾劳伤吐血,后日渐消瘦,有时发寒热,饮食减少,微有干咳,四肢
无力,语亦懒。师用大当归一只,重二两者,木器捶松、陈酒煎,令服三剂。以其人素不饮
酒,改用酒水各半煎,果三服而诸病皆愈。



<目录>卷二\诸血统论

<篇名>风热吐血

属性:风,阳邪也。热,火气也。并入络中,则血溢络外。其证乍寒乍热,咳嗽口干烦躁者是
也,宜以辛凉入血之药治之。
\x《圣惠》荆芥地黄汤\x
荆芥穗为末,生地汁调服二钱。
骆隆吉曰∶风火既炽,当滋肾水。此以荆芥发阳邪,而以地黄养阴气也。
\x《圣济》荆芥穗散\x
荆芥穗 山栀仁 片芩 蒲黄
水煎五钱,温服,晚再服,以瘥为度。



<目录>卷二\诸血统论

<篇名>郁热失血

属性:郁热失血者,寒邪在表,闭热于经,血为热迫,而溢于络外也。勿用止血之药,
其表,郁热得舒,血亦自止。若表已解而热不消,血不止者,然后以清热降血之药治之。若
肺气已虚,客热不去,咳嗽咽干,吐血嗽血者,宜以甘润养血为主,而以辛药凉肺佐之,如
\x《宝鉴》大阿胶丸\x
阿胶(微炒) 生地黄 熟地黄 卷柏 干山药 五味子 鸡苏叶 大蓟(各
一两) 茯苓 柏子仁(另研) 百部 远志 人参 麦门冬 防风(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煎小麦麦门冬汤下一丸,食后。
\x大蓟饮子\x 解郁热,止吐衄,亦治辛热物伤肺胃,呕吐血,名肺疽。
大蓟根(洗) 犀角(镑) 升麻 桑白皮(炙) 蒲黄(炒) 杏仁(去皮尖,各二钱)
各一两)
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x《和剂》龙脑鸡苏丸\x 治胸中郁热咳嗽,吐血衄血,凉上膈,止虚烦。
鸡苏净叶(一斤,即龙脑薄荷) 生干地黄末(六两,后入) 麦冬(二两) 人参(二两)
(二两) 蒲黄(二两) 木通(二两) 黄 (一两) 柴胡(锉,同木通以沸汤大半升
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二两) 甘草(一两半)
上为细末,以蜜二升,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入绞下柴胡木通
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后以其余药末,同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热水下。
\x侧柏散\x 治郁热内损心肺,吐血下血,其出如涌泉,口鼻俱流,须臾不救,服此
侧柏叶(蒸干,二两半) 荆芥穗(烧灰) 人参(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入白面二钱,新汲水调如稀糊啜服。



<目录>卷二\诸血统论

<篇名>暑毒失血

属性:暑毒失血者,脉大气喘,多汗烦渴,盖心主血,而暑气喜归心也。此病多于酒客,及阴
\x《千金》治酒客瘟疫,中热毒,干呕吐血方。\x
蒲黄 犀角 栝蒌根 甘草(各二两) 桑寄生 葛根(各三两)
水七升,煮三升,分三服。
\x《局方》枇杷叶散\x 治暑毒攻心,呕吐鲜血。
香薷(二钱) 浓朴 甘草 麦冬 木瓜 茅根(各一钱) 陈皮 枇杷叶
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目录>卷二\诸血统论

<篇名>蓄热吐血

属性:蓄热吐血者,热蓄血中,因而妄行,口鼻皆出,热如涌泉,膈上热,胸中满痛,脉洪大
,按之有力,精神不倦,或血是紫黑成块者,须用生地黄、赤芍、茜根、牡丹皮。三制大黄
、滑石、桃仁泥之属,从大便导之。此非釜底抽薪之法,不能夺火热上涌之势也。
海藏云∶畜血喜忘如狂,身热屎黑者,疾已甚也。但小腹满,小便不利者,轻也。
滑伯仁曰∶血溢血泄,诸蓄血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滞之剂折其锐气,
区别治之,虽往往获效,然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