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卷七\呕吐统论

<篇名>行气之剂

属性:\x加减七气丸\x 治气郁呕吐。
半夏(制,二两半) 人参 辣桂 浓朴(制,各一两) 茯苓(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三钱半,姜七片,枣一枚,煎服。加木香亦得。



<目录>卷七\呕吐统论

<篇名>去风和胃之剂

属性:\x藿香正气散\x 治风邪入胃呕吐。
半夏曲 川浓朴(制,各三两) 藿香叶 橘红(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上锉散,每三钱,姜三片,枣一枚,食前煎服。
\x清胃丸\x 治呕吐,脉弦头痛。
柴胡(一两) 黄芩(七钱半) 甘草(炙) 人参(各五钱) 半夏(三钱) 青黛(二钱半)
上细末,每姜汁浸蒸饼丸桐子大,每五十丸,姜汤下。



<目录>卷七\呕吐统论

<篇名>理中安蛔之剂

属性:\x安蛔丸\x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川椒 乌梅



<目录>卷七\呕吐统论

<篇名>导利之剂

属性:\x《金匮》大黄甘草汤\x 治食已即吐。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此上病疗下之法。夫阳明之气,顺而下行者也,若下焦不通,其气必反而上行,是以食
已即吐。用大黄以通大便,则气复顺而下行矣。所谓浊气自归浊道也。
\x东垣通幽汤\x 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呕吐噎塞,气不得上下,治在幽门。
熟地 生地(各二钱) 红花(五分) 桃仁泥(七粒) 当归 甘草 升麻(各五分) 大黄
(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准绳》云∶阴虚邪气逆上,窒塞呕哕,不足之病,此地道不通也。当用生地黄、当归
、桃
仁、红花之类,和血、凉血、润血,兼用甘草以补其气,微加大黄、芒硝以通其闭,大便利
,邪气去,则气逆呕吐自愈矣。



<目录>卷七\呕吐统论

<篇名>益胃之剂

属性:\x《广济》豆蔻子汤\x 治反胃呕吐,不下食,腹中气逆。
人参(一两) 白豆蔻(七粒) 甘草(炒,一两) 生姜(五两)
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
\x丁香煮散\x
丁香 石莲肉(各十四枚) 北枣(七枚) 生姜(七片) 黄秫米(半合)
上以水一碗半,煮稀粥,去药,取粥食之。



<目录>卷七\呕吐统论

<篇名>咳嗽呕吐痰血饮食

属性:咳而呕吐,痰食俱出者,伤于胃气。昔人所谓肺病连胃是也。呕血带痰而出者,伤于肺
之络,《金匮》所谓热伤血脉是也。吐食者二陈汤加减治之,吐血者补肺汤主之。
\x加减二陈汤\x 半夏(一钱) 杏仁(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炙草(五分) 橘
红(一钱) 竹茹(八分) 生姜(一片) 粳米(一百粒)
上药用清水煎服,加枇杷叶、芦根佳。
\x补肺阿胶汤\x
阿胶(一钱五分) 兜铃(五分) 炙草(五分) 牛蒡(一钱) 杏仁(七粒) 糯米(一百粒)
都作一服,甚者加生地黄、藕汁。



<目录>卷七

<篇名>泄泻诸症统论

属性:戴复庵云∶泻水腹不痛者,湿也。饮食入胃,辄泻之,完谷不化者,气虚也。腹痛泻水
,肠
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
积也。飧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溏泄者,渐下污积粘垢,湿兼热也。 泄者,
所下澄彻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濡泄者,体重软弱,泄下多水,湿自甚也。滑泄者,
久下不能禁固,湿胜气脱也。故曰湿多成五泄。



<目录>卷七\泄泻诸症统论

<篇名>湿泻

属性: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
水谷
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内经》所谓湿胜则濡泄。
《左传》所谓雨淫腹疾是也。又水寒之气,入客肠间,亦令人濡泻,经云∶太阳之胜,寒客
下焦,传为濡泄是也。
\x《本事》芎 丸\x 治风湿滑泄。
芎 神曲 白术 附子(泡,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饮送下。
许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