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辛甘。
不能发越津气。而但升引阳气。即半夏之苦辛。亦不特蠲除饮气。而并和养中气。非仲景神明善变者。
其孰能与于此哉。
\x半夏麻黄丸方\x
半夏 麻黄(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按、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行。故止血多用凉药。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营气虚散。
血亦错行者。此干姜、艾叶之所以用也。而血既上溢。其浮盛之势。又非温药所能御者。故以柏叶抑
之使降。马通引之使下。则妄行之血顺而能下。下而能守矣。
\x柏叶汤方\x
柏叶 干姜(各三两)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千金加阿胶三两。亦佳。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门远。故曰远血。黄土
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
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x黄土汤方\x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
下血先血后便者。由大肠伤于湿热。而血渗于下也。大肠与肛门近。故曰近血。赤小豆能行水湿。
解热毒。当归引血归经。且举血中陷下之气也。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心气不足者。心中之阴气不足也。阴不足则阳独盛。血为热迫。而妄行不止矣。大黄、黄连、黄
芩。泻其心之热而血自宁。寇氏云。若心气独不足。则当不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令吐
衄。以苦泄其
热。以苦补其心。盖一举而两得之。此说亦通。济众方用大黄、生地汁治衄血。其下热凉血。亦泻心
汤类耳。
\x泻心汤方\x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目录>卷下

<篇名>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属性: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痈脓。胃中有痈。脓从呕出也。是因痈脓而呕。脓尽痈已。则呕自愈。不可概以止吐之药治之也。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心下有
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
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
渴者。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
乃数。数为客热。不
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
反弦。故名曰虚。
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
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
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无余。则
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此因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气者营之主。故无气则营虚。营者血之
源。故营虚则血不足。营卫俱虚则胸中之积而为宗气者少矣。故胸中冷。
合上二条言之。客热固非真热。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热治之。是皆当以温养
真气为主。真气、冲和纯粹之气。此气浮则生热。沉则生冷。温之则浮焰自收。养之则虚冷自化。若
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则真气愈虚。寒热内贼。而其病益甚矣。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此因胃气无余。变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并在于脾也。夫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胃之阳
虚也。涩
则伤脾者。脾之阴伤也。谷入于胃而运于脾。脾伤则不能磨。脾不磨则谷不化。而朝食者暮当下。暮
食者朝当下。若谷不化。则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