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服。则吐脓血。何以自犯其吐之则死之禁乎。答曰。脓血既成。包藏败浊。溃烂日甚。管漏气泄。息无关锁。呼
吸洞直。一往而散。是脓成曰死者。着意在脓字。盖死于包藏其脓血。而使墙垣有尽坏之势也。若夫苦寒窘
胃。咸寒涌泄。肺气已伤。何堪再责。且吐则耗上焦之气。上空而下阴逆凑。则喘促莫支。吐则亡胸中之阴。阴
伤而阳毒更炎。则烦乱欲绝。是吐之曰死者。着意在吐字。盖死于逼劫其脓血。而致阴阳有立尽之势也。知
此。则本汤之熏蒸开托。既非因循养祸之计。而又与瓜蒂散。及盐矾诸汤之有心责吐。以速倾危者。自不同矣。
\x七条\x 肺痈、胸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
汤主之。
此就前条喘不得卧。而申言肺痈之全症也。胸胀满已见。肺主周身之气。肺肿而治节不行。故一身及面目
浮肿矣。鼻塞。指息道而言。谓肺肿而息道不能从鼻呼吸之义。肺中之阳金属庚。其气常外出。而主提挈运
行之用。清涕出者。失提挈之权也。肺中之阴金属辛。其神常内守。而主感通气味之妙。不闻香臭者。失感通
之应也。酸为肺金之所胜。辛为肺金之所喜。且五味中惟二者之气为触鼻。并此而亦不闻者。甚言之也。声
深而连续者曰嗽。声浮而单见者曰咳。咳者。肺之遁声。逆者。肺之窘气。肺窘而遁。则逆且咳矣。上气与吐衄
血门不同。彼处之言上气。因上焦虚馁。肝肾之下气。乘之而直上。以致阳位逼窄。而炫闷喘急。气上而血亦
随之。是实实有气上冲者。此处之言上气。谓肺叶肿重。肺管不能纳气以下运。如有气上塞之象。犹云气高
气浮之谓。故葶苈大枣泻肺之外。无余药余义及于中下二焦者此也。况后文八条。推开肺痈。单就上气二
字而广言其变症变治。故不可不细认者也。气阻则喘。痰壅则鸣。气道狭则迫。肺管肿则塞。全症如此。葶苈
大枣汤之泻肺。可缓乎哉。
\x八条\x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此下。又就上文之上气而推展言之。盖谓上气一症。其候多端。生死悬绝。肺痈固在其中。然不特肺痈为然
也。但凡上气而面浮肿。肩息。脉浮大者。皆不治。盖面者。五脏六腑诸阳之会。阳气最充。浮则气虚。肿则气滞。
是阳气最充之地。而虚且滞矣。脏腑可知也。气促而息道艰。以肩之上下迎导之。则少顺。是肩息者。气机浮
浅。而不能以气海、关元为根蒂矣。加之脉浮。则底无根。脉大。则里无神。皆有出无入。有散无收之象。故皆不
治。又加下利。则阴阳之离绝者更速。故尤甚。此言中下二焦。脱帮脱底而上浮。为上气之最重者。然必三
者全具。方为死候。否则下文三条(即十条)之脉浮。主小青龙汤。七条(即十四条)之脉浮。主浓朴麻
黄汤。四条(即十一条)之脉兼浮大。主越婢半夏汤者。何为又治之耶。岂非以面无浮肿之故乎。
\x九条\x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肺不能纳气以归元。故喘。肾将欲蒸湿以为汗。故躁。上气而喘躁并见。是肾欲输水气于肺。将作汗而上蒸。
肺已自受风邪。不能为肾分布以外泄。则肺肾以子母相持。而风水合为一片。肺之胀也宜矣。欲作风水。与
内经水热穴论。及热病论之言风水者不同。盖指肾以水脏之气上熏。肺以风邪盖之。风水相搏。于是肺不
运水。肾不纳水。聚湿成饮。久而溢出经络。致成 肿腹大等候。发汗。则肺之风邪。肾之水气。可两解矣。故愈。
此言肺肾两相排挤。中间无所发越之上气也。
\x十条\x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x小青龙加石膏汤方\x
麻黄 桂枝 芍药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斤) 石膏(二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此承上文欲作风水之肺胀。而详其症治。故直接之曰肺胀也。咳而上气。烦躁而喘。为风水之全症。但此五
症中。除却躁之一症。为肾中水寒之气上腾之应。其余四症。俱系肺受风邪。为肾湿所闭。于是不能分布水
饮。肺气欲下而不得下。肾气欲上而不得上。两相挤靠之应也。夫聚水之脉宜沉。今验其脉又反浮。浮为心
肺之应。心下有水气无疑矣。譬诸天地。地气已上而成雨。特悬于太空而未下耳。所以咳者。殷雷也。上气者。
云蒸雾涌也。烦者。郁热也。躁者。础润阶潮也。喘者。气湿风滞。而不能鼓撼万物也。小青龙之轻风疏雨以泄
之。有不云开气爽。而天地复还其高远乎哉。但本汤之主风水肺胀。比伤寒论中之治水。另是一番世界。盖
桂芍甘草。透微汗以去风。已见伤寒注。加石膏者。因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