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冷。而水谷不化。夫咽燥饮水。则入
水既多。小便不利。则出水复少。加之水谷不化。则悍气内空。而卫阳外薄。欲其面目手足之不浮肿也得乎。
然水症初起。或上或下。必由渐及。以至周身。此阳气有关隘。水性具盈科后进之道也。今上而面目。下而身
体。远而四肢皆肿。苟非误中之误。安得至此。故知医家见水治水。又曾以葶苈丸下过。虽似相近。终属倒治。
故小瘥后。必当于饮食过度。气阻而肿复如前也。且愈误则阳气愈虚。故胸胁苦痛。水势洋溢。而浑身皆肿。
于是冲气水气。两争胸分。而浮咳喘逆。如所言之症者宜矣。是此症以水寒之结于关元者。为旧病。而以冲
气为新病。当先攻击冲气。令其止伏。乃治其水邪寒邪之咳。咳止。则水寒去而喘自瘥耳。先治新病。病当在
后。言旧病当放在后治也。二语为凡属治病之要诀。故引此以实之耳。或问曰。冲气在关元结邪之后。则
冲气原为新病。若以误行吐下后之水肿咳喘较之。则冲气不又为旧病乎。既曰先治新病。而以水肿咳喘
为后治者。何也。答曰。水肿咳喘。虽成于冲后之误治。而其水病之根。实伏于早年之沉紧相搏时。故终以冲
气为新病矣。
\x二十四条\x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腹痛加芍药。(方见湿门。)
此与风湿之症尽同。故其方治亦一也。盖汗出恶风两症。并无少别。惟水与湿。略有分辨者。以湿为汗气内
留。就地所化。水为小便不利。从下所蒸。一也。且湿则有气而无水形。水则已从气而见阴象者。又一也。然皆
在经表。皆因汗出卫虚。又水湿之邪。皆为阴性。故脉症略无差别。而方治亦何容更改也。症详风水诸条下。
方论虽见湿门。其实注意在气。以防术去水。以甘草浮之在上在外。使水气趁汗而尽出也。君黄 者。先则
助防术之力以驱水。后则蜜卫表之气以扶正也。不兼治风者。因风邪以水为根据辅。且观天道之郁风化雨。
则风邪或从水化。此责水而不责风之意耶。此与下条俱言风因轻而水因重之治例也。
\x二十五条\x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x越婢汤方\x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炮。(方后恶风二字。
当是恶寒之讹。盖四条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之候也。况本文已有恶风一症。何必于方后重提。且
何不于原方中列附子。而曰不恶风者。去附子耶。)
恶风身肿。脉浮不渴。详已见。此条当重看续自汗出。无大热二语。盖四条曰汗出即愈。是水湿二候。轻易不
得见汗。故有肿胀沉重等症。见汗。则风邪有欲散之机。故无大热也。风邪欲散。故不必责风。但以镇重之石
膏。监麻黄之发越。而托以甘浮之甘草者。令趁其自汗之机。而微助之。则阳气动而送水外出者。正使水气
载风而尽去。其兵家用贼以驱贼之义乎。
\x二十六条\x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x防己茯苓汤方\x 防己(三两) 茯苓(六两) 黄 桂枝(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四肢于人身。有边鄙之象。其阳气为少薄。故水先犯之而肿也。风水之水。在卫分。皮水之水。在皮里膜外。故
曰在皮肤中。聂聂。虫行之貌。水气与虚阳互相胜负故其皮中之动机有如此也。防己逐水。故尊之为主病
之君。茯苓两膺上渗下泄之任。故倍用之。以为防己之伊芳霍也。本以卫气虚而致水。故佐甘温实表之黄 。
本以四肢虚而先肿。故佐辛温外达之桂枝也。夫治风水皮水之例。利小便之功十之三。而发汗之功十之
七。以水邪在上与外故也。则甘浮之甘草。从中托之者。其可已乎。
\x二十七条\x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x甘草麻黄汤方\x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里水。主越婢加术汤。注详五条。下水大而上注。且卫气自密。包水而不汗者。则可径情任麻黄。而不必以石
膏镇其发越。但用甘草托之、缓之。而已足矣。故亦主之也。但此条重在甘草麻黄汤一边。言病里水而卫气
少衰者。因当主彼汤。若卫气自密者。又当主此汤也。
\x二十八条\x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病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
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x麻黄附子汤方\x 麻黄(三两) 附子(一两炮) 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