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于肠胃之下也。按此节论调手足之三阳。有左右上下之相通者。有手太阳而调之手阳明者。
有手阳明而调之手太阳者。有手阳明而调之足阳明者。有足厥阴而调之足太阳者。阴阳之血气。各有
分部。而调治错综。抑经气之交通。或鲁鱼之舛误。姑从臆见笺疏。以俟后贤参正。仇汝霖曰。此
节论调左右太少之血气。比手足之三阳。而不涉于五音之三阴。今以上商上角论调于后者。谓血气之生
始也。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始于手太
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交于督脉。复循腹里。下注于肺中。是以论调上商之手
太阴。上角之足厥阴者。谓血气之营于脏腑十二经脉之中。而渗注于外也。张子所谓鲁鱼之误者。
疑辞也。且前后不从本经之调治者。计什有一条。岂差误之过半耶。学人当从气交中求之。
上征与右征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
此节以五谷五畜五果之五味。调养五音之人。及二十五变之人。盖左右太少者。从五音之所变
也。上征者。手少阴之人也。右征者。左右上下。手足三阳之人也。上征与右征同者。举一而概四
也。盖四变之人。本于五音之所出。是以五味调五音。而四变之人。亦调之以此五味也。麦成于夏。
火之谷也。巳午未会成火局。羊乃火之畜也。杏色赤而味苦。心之果也。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夫血归形。气归精。是以五音之形。及二十五变之形。不足者当补之以味也。五音者。在
气为手少阴。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味为苦。在时为夏。此五音之所主也。右征者。以阴而变阳
也。仇汝霖曰。按前后二篇。并无针刺二字。所谓调右手太阳上。左足太阳下者。即以此五味调之
也。列左右上下者。分别二十五变之人。使后学观形。以知血气之盛虚。非用五味之中。而有上下之
分也。如用调左手太阳上。右手太阳下。总以麦谷羊畜调之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学人以意逆之。
则得之矣。
上羽与太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脏肾。色黑。味咸。时冬。
上羽。足少阴之人也。太羽者。二十五变之形也。曰右征。曰太羽。经文错综其间者。举一而
左右太少。总调之
以此味也。豆色黑性沉。水之谷也。彘乃亥畜。水之畜也。栗色黑味咸。肾之果也。上羽者。在经
气为足少阴。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味为咸。在时为冬。倪仲宣曰。所言足少阴脏肾者。谓大豆
彘栗之味。在经气调养足少阴。在脏则调养肾也。余脏同义。
上宫与太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上宫。足太阴之人也。太宫者。变而为足阳明也。稷色黄味甘。土之谷也。牛乃土之畜。枣者。
脾之果也。在气为足太阴。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味为甘。在时为长夏。上宫太宫加宫左宫少宫
之人。同调此谷畜之味也。
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脏肺。色白。味辛。时秋。
上商。手太阴之人也。右商。四变之形也。黍色白而秋成。金之谷也。鸡属酉而鸣于巳酉丑时。
金之畜也。桃色白而有毛。肺之果也。在气主手太阴。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味为辛。在时为秋。
上商右商少商 商左商之人。同调此谷畜之味也。
上角与太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脏肝。色青。味酸。时春。
上角。足厥阴之人也。太角。四变之形也。麻色青茎直。木之谷也。犬属戌而味酸。厥阴之畜
也。李色青味涩。肝之果也。在经气主足厥阴。在脏为肝。在色为青。在味为酸。在时为春。上角
太角右角 角判角。同调此谷果之味也。仇汝霖曰。调五音者补五脏。调四变者补六腑。
太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
夫生长须毛者。乃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气血。从脏腑之经隧。而出于皮肤。是以上节论右征
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者。论皮肤分肉之气血。各分手足三阳之上下
也。此复论手足三阳之经脉。有上下之相交者。各审其经而调之。上角者。足厥阴肝经也。厥阴肝脉。
循喉咙。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会于巅。而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循发际至额颅。从
大迎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夫颃颡者。鼻内之上窍。在 中之分。口鼻气涕相通之窍也。足阳明与
肝脉。交会于喉咙颃颡额颅之间。是以太宫与上角。同调于足阳明也。仇汝霖曰。五音之人。及二十
五变之形。总以此谷畜之五味调养。前后错综。分列二十余条者。重在经气有上下之交通也。学人识之。
倪仲宣曰。前后二十余则。为经气之交通。是以论手足之三阳。而前后兼论厥阴之上角。盖厥阴之
脉络。上循头目。或与三阳之经络交通。或与皮肤之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