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混浊者归于六腑也。夫脾主四肢。
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肢。浊中之浊者。归于六腑也。首言清阳之在上。次言
发于外内之腠理。此言充实于四旁。盖阳气者。若天与日。位居尊高。而运用于六合九州之外内者也。)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水性润下。故为阴。火性炎上。故为阳。清阳上升。故为气。浊阴下降。故为味。盖以水火而征兆气
味之阴阳也。)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此形。故味归形。阳化气。
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阳气生于阴精。故气归于精。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故精
归于化也。)精食气。形食味。(水谷之精气。以生此精。精、食气也。五味入胃。以养此形。形、食味也。)化生精。气
生形。(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诸阳之神气。以生养此形。盖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化生此精气。以生
养此形也。)味伤形。气伤精。(夫形食味。精食气。如饮食之气味太过。则反伤其精形矣。)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
为元气之本。气乃精之化也。形食味而味归形。味伤形则及于气矣。此节论饮食之阴阳气味。以生精气之阴阳而养此形。)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氏曰。味有实。故下流于便溺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味浓者为阴。薄为阴
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为阴。而味浓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而气浓者为纯阳。薄者为阳中
之阴。此阴阳之中而又分阴阳也。)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味浓为阴中之阴。降也。故主下泄。
味薄为阴中之阳。升也。故主宣通。气薄为阳中之阴。降也。故主发泄。气浓为阳中之阳。升也。故主发热。此节论气
味之阴阳升降。)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夫气为阳。火为阳。合而言
之。气即火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游行于外内。合于包络而为相火。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
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以养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过。则有伤于气。而阴火太过。亦有
伤于气矣。盖气生于精。而精之所生。由气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由气化以养此形。是气之不可有伤者也。
故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盖阳亢则火壮而生气反衰。阳和则火平而气壮盛矣。如火壮于内则食气。气盛于内则
食火。食、犹入也。言火壮则气并于火。气盛则火归于气。气火之合一也。如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则生气。故曰
相火为元气之贼。欲养此精气形者。又当平息其火焉。王子方曰。壮火之气。少火之气。是气即火之气也。)气味辛甘发
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
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阴
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马氏曰。用酸苦之味。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
敌阴寒。而阳斯病也。用辛甘之味。至于太过。则阳胜矣。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热。而阴斯病也。所谓阳胜则
阴病者。何也。以阳胜则太热。彼阴分安得不病乎。所谓阴胜则阳病者。何也。以阴胜则太寒。彼阳分安得不病乎。)重
寒则热。重热则寒。(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则反有木火之热化矣。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则反有
阴湿之寒化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阳化气。阴
成形。寒则阴盛。故伤形。热则阳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
者。形伤气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故气伤则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
偏胜之为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此以下论天之四时五行。人之五脏五气。外
感六淫。内伤五志。亦有阴阳寒热之为病也。风性动摇。故风胜则动。热气伤阴。故热胜则肿。燥伤津液。故燥胜则干。
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风热、天之阳气也。寒燥湿、天之阴气也。乃四
时五行之阴阳偏胜而为病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
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