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主藏精者也。故曰。五脏者。中之守也。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如肾不受藏。
则中盛脏满矣。恐为肾志。如肾气不藏。而反胜于中。则伤动其肾志矣。气胜伤恐。则精亦外溢。故曰此中气之湿也。
声如从室中言者。音不响亮。而声不外出也。此言肾为生气之原。音声由肾气之所发。如肾脏之精气不藏。则发声之如
是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此言五脏之精气虚。而发声之如是也。微者。声气衰微也。终日复言者。
气不接续也。伤寒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重平声。)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
乱也。(神明者。五脏之神气也。语言善恶不避亲疏者。神乱而谵语也。上节论正气之盛衰。此论邪气盛而正气昏乱)仓
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此承上文而言五脏之精气。由中焦水谷
之所资生。藏于肾脏膀胱之府。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如仓廪不藏。则谷精下泄。而魄门幽户之不能禁也。膀
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水泉不止。是水惟下泄。而津液不藏也。如泄注止而得守者生。失守则死矣。
此盖言视精明。发音声。皆由肾脏所藏之精。如精盛脏满。则精液上溢。而声如从室中言。如仓廪不固。则精气夺而生
气渐绝矣。膀胱主下焦之决渎。津液虽藏。而气化则出。然有行有止。有阖有开。而又不可过泄者也。杨元如曰。按伤
寒论云。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
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
久当大便也。以此论之。是膀胱之精。藏而不泻。亦还养五脏。故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脏者。身之强也。(此
言四体百骸。髓精筋骨。亦皆由藏精之所资也。灵枢经脉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
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盖言人之气血声色。筋骨肌肉。糜不由先天始生之
精。后天水谷之液。所资生而资养者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
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髓海不足。则头为之倾。神气衰微。则视深目陷也。)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腑将
坏矣。(肩背为阳。胸腹为阴。阳为腑。阴为脏。心肺居于胸中。而俞在肩背。故背为胸之府。)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两肾在于腰内。故腰为肾之外府。)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筋会阳陵泉。膝乃筋之
会府也。偻曲其身。附、根据附而行也。筋乃肝之合。筋将惫者。肝脏之精气衰也。)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
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髓藏于骨。故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髓竭于内也。髓竭则骨将惫矣。此五者。得腑
气之强则生。失强则腑坏而脏将绝矣。以上论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杨元如曰。强者。六腑之气强也。
腑者脏之合。腑阳而脏阴。阳外而阴内。是以头背腰膝将惫。犹藉腑气之强。故曰观六腑之强弱。莫子晋曰。六腑之气
强。由五脏之有余。五脏之不足。又藉腑气之盛强。故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阴阳脏腑之互相资生者也。)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此总结
上文而言。视精明。亮音声。强筋骨。健形体。皆由精之所资。而脏腑之精气。与四时之气相反者也。盖脏为阴。腑为
阳。秋冬为阴。春夏为阳。肾主冬令闭藏之气。而反中盛脏满。是有余者为肾藏之精。膀胱主太阳夏盛之气。而反水泉
下泄。是不足者为膀胱之消。是与四时相反者矣。若应太过而反不足为精。是肾藏之精。反泄于外矣。应不足而反有余
为消。是膀胱之水。反蓄于内矣。此脏腑阴阳之不相应。病名曰关格。关则不得小便也。此盖言州都之津。气化则出。
而视精明。发音声。资神明。坚筋骨。皆由肾脏所藏之精。而气血亦由此精之所生化也。子晋问曰。反四时而只言冬夏。
病关格而只曰不得尿。恐与经旨不合与。曰。日月营运。一寒一暑。故下文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成冬
之怒。虽四时成岁。而总属寒暑之往来。平脉篇曰。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又曰。趺阳脉伏而涩。伏则
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是不得小便者。病名关格。吐逆者。亦名关格也。)帝曰。脉其四时动奈
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以上论切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