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耳不聪而颊肿也。取血者。谓取其经之多血者而去之。盖足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常少血多气。厥
阴常多血少气。脏腑经气相通。宜从厥阴之多血者而泻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
痛。(手少阴心脉起心中。上挟咽。出胁下。循 内。下肘中。循臂内后廉。手少阳小肠脉。上手臂。循 内。出肩解。
绕肩胛。二经气实。故有是痛。胁支满者。少阴之支络。满痛于胁下也。)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心火气虚。
则水浊上乘。故胸腹大。经云。浊气在上。则生 胀。心气不能交于阴。故胁下与阴相引而痛也。)取其经少阴太阳。舌
下血者。(心脉上循咽喉。开窍于舌。故取舌下血者。盖手足阴阳所苦。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其变病。刺 中血者。(设有变病。而邪不在经络者。亦取其 中出血。盖脏腑经气之相通也。徐公遐问曰。师言取经之
多血者而去之。少阴常少血。奚独取其舌下 中。曰。处有常变。用有经权。少阴少血者。言其常也。病有所苦。必先
去其血。而后泻有余补不足者。言其变也。盖虚者亦不宜去血。变病者。又取于 中。此皆处变用权之法。故独举少阴
一经。而曰舌下血。曰变病。盖欲其类推于诸经也。)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脾主肌肉。
主通会五脏元真之气。脾气伤。故身重而肌肉善痿。痿者。肌肉委弃不仁也。足太阴经脉。循胫膝。邪在经络。故足不
收。气伤。故善 而痛。用二善字者。言经病而及于气也。)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此因脾气虚而不能转输水
谷故也。)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荣卫气血。始于足少阴肾。生于足阳明胃。输于足太阴脾。故取此三经。以通
经气。)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此言肺肾之经气相通也。夫肺主气而发原于肾。
肾为本。肺为末。母子之经气相通。是以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病则气逆。故
喘咳也。肺俞气在肩背。气逆于上。则肩背痛而汗出。逆于下。则尻阴 膝皆痛也。按五经之论。各有不同。俱当着眼。)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肾为生气之原。肺主周身之气。以司呼吸。生气衰于下。不能报息于上耳。肾气衰。
则耳聋。金水之气不足。则嗌干也。)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太阴、手太阴肺经之本脉也。启玄子曰。
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者。正谓 内侧。内踝后之直上。则少阴脉也。视左右足脉少阴部分。有血满异于常者。即而取之。)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肾少阴脉。起于足而上循 。挟脐。循腹里上行而入肺。病在经络。
故腹大胫肿。水邪逆于上。则喘咳。生气衰于下。则身重也。太阳之气司表。而下出于膀胱。经气逆。则表气虚。故寝
汗出而恶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肾气虚而不能上交于心。故胸中痛。少阴之气。上与阳明相
合。生气虚于下。故大腹小腹痛也。清厥、冷之轻者。阳气虚。故手足逆冷也。心有所忆谓之意。膻中者。臣使之官。
代君行令。喜乐出焉。胸中之心气不足。故意不乐也。)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脏腑之经气相通。
故脏病而兼及于腑经也。以上论病生于经脉肌肉。宜治之以针石者。审察其脏腑经络之虚实而取之。)肝色青。宜食甘。
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肝色青。则其气苦急。故宜食甘以缓之。盖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心志喜。喜则气缓。缓则心神懈弛。故宜食小豆犬李之酸。以收养心气。)肺色
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肺色白。其气主秋金之降令。而苦上逆。故宜食羊麦杏薤之苦。以收降其肺气。)脾色
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夫脾土之所以灌溉四脏者。主上渗于心肺。下泄于肝肾。如脾苦湿。则不能上渗矣。
土气敦阜。则不能下泄矣。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渗泄为阴。故宜食苦者。取其燥土气以涌渗于上也。宜食咸者。
取其行土气以渗泄于下也。)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肾色黑。则其气喜润。辛能开腠理。致津液。盖从
革作辛。能通母之化原也。)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 。(此言发散涌泄之外。而又有或收或缓或坚或 之性。善
用者随其所利而行之。)毒药攻邪。(启玄子曰。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鸟兽之类。皆可以怯邪养正者也。然攻
邪却病。惟毒乃能。故曰毒药攻邪。再按本草云。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
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