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又曰。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少阳太阴从本。阳明厥阴不从标本。
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盖太阳标阳而本寒。少阴标阴而本
热。此皆有寒热之化。故曰从本从标。如天之寒邪。即太阳之本气。而病在太阳之标阳。得太阳阳热之气。而反化为热
病。是反天之本寒。而反病标阳之热。所谓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既病太阳标阳之热。而反以凉药治之。所谓治反其病。
中标之方。此太阳之从标也。如病在太阳。而不中标阳之热化。则太阳经中。有四逆汤及诸附子汤。以救太阳之本寒。
此太阳之从本也。如少阴经中。有急下之大热证。此少阴之从本也。有急温之大寒证。此少阴之从标也。故曰。太阳少
阴。从本从标。如阳明感阳热之悍气。则为大下之热病。如得中见阴湿之化。则为汗出和平之缓证。如厥阴得中见少阳
之火化。则为便利脓血之热证。如病本气之阴寒。则为手足厥逆之危证。此皆寒热阴阳之气化者也。本篇论太阳为诸阳
主气。先受天之寒邪。得太阳标阳以化热。即六经传遍。热虽甚而不死。故篇名曰热病论。盖专论病热之伤寒。而不论
伤寒之变证。以其得太阳阳热之气化故也。至如其脉连于风府。循胁络嗌。皆病在无形之六气。而见有形之经证。非太
阳之脉可传于阳明。阳明之脉可传于少阳。少阳之脉可传于三阴者也。能明乎天地阴阳。五行六气之化。庶可与论伤寒
之为病。诸生复问曰。是伤寒之邪。只病在足经而不病手经耶。曰。六脏六腑。配合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以应三阴三
阳之气。然阴阳之气。皆从下而生。自内而外。故灵枢经云。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是以本经以三阴三
阳之气。始应足之六经。足之六经。复上与手经相合。)



<目录>卷五

<篇名>刺热篇第三十二

属性: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此论五脏之热病。夫五脏者。五行之所生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
人之十二经脉。上应天之六气。伤寒之邪。病三阴三阳之气。是以死于三日六日。而愈以十二日也。五脏之热病。病涉
于五行。是以死生皆系于十干也。病六气者。外因之邪。病在肌形。病五脏者。内因之病。伤五脏之神志。灵枢经之所
谓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病形也。曰先者。谓先有此内因之热。而先见是证也。肝主
疏泄。故小便赤黄。肝脉环阴器。抵少腹而上。故腹痛也。肝藏魂。魂伤。故多卧。木火主气。故身热也。此言内因之
病。始在气分。先下而上。内而外也。倪冲之曰。先者。谓先有此内热之证。而未与外热交争也。)热争则狂言及惊。胁
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热争者。寒与热争也。此言外淫之邪。内干五脏。与内因之热。交争而为重病也。外因之邪。
内干五脏者。即阴阳应象论之所谓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是也。盖风寒之邪。始伤皮毛。留而不治。则入于肌腠。以
及于经脉。留而不治。则内干五脏。故曰。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与内因之热。交争而为重病者。即玉机论之所谓传
化。有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者是也。谓外感风寒之邪。内伤五脏。移皆有次。又因
五志内伤。故令不得以次相传。致令人有大病也。魂伤则狂言。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脉布胁肋。故胁满痛。风木
之热甚。故淫于四末也。人卧则血归于肝。肝气伤而不能纳血。故不得卧也。王子方曰。寒已化热。故曰热争。)庚辛甚。
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病在肝。加于庚辛。庚辛不死。起于甲乙。大汗者。正胜邪而外出也。气逆者。热淫而反内
逆也。)刺足厥阴少阳。(黄帝曰。外因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
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治也。夫形先病而未入脏者。谓外因之邪。未内入而与脏热交争也。脏先病而形
乃应者。谓五脏之热。出于形身。而与外热相应也。盖邪并而逆于内者难治。内热出而外合于形身之间。刺之易愈也。

元如曰。此篇乃记述之书。是当复引君臣问答以证之。)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圆圆、周转也。此言肝脏之热
发于外。而与形热相应。热甚而上逆于头。故头痛而员转也。盖三阳之脉。上循于头。肝热与少阳交争。因脉引而上冲
于头也。当知病在气者关于脉。病在脉者关于气。脉气之道。大宜体会。)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心志在喜。
而恐胜之。先不乐者。为恐所伤也。夫心为君主之官。脏热乃神志之病。故独举心脏。以申明五脏之热。乃五志之为病
也。)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外内交争。热干神脏。故卒然烦痛也。少阴病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