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先受邪气。邪气得从
其合。则伤于肺。是令嗽也。乍暖脱衣。暴热遇风。汗出未干。遽尔戏水。致令伤风咳嗽。初得时面赤唇红。气粗
发热。此是伤风。痰壅作嗽。若嗽日久。津液枯耗。肺经虚矣。肺为诸脏华盖。卧开而坐合。所以卧则气促。坐则
稍宽。乃因攻肺下痰之过。名曰虚嗽。又当补脾而益肺。藉土气以生金。则自愈矣。
治宜推三关 六腑 肺经(往上一百二十) 二扇门 二人上马 五总(六转六掏) 多揉肺俞穴 掏
五指节 合谷 运八卦 多揉大指根 掏精宁穴 涌泉 天门入虎口 门 痰壅气喘。掏向导穴 再掏 门
痰结壅塞多运八卦 干咳。退六腑 痰咳。退肺经 推脾 清肾 运八卦 气喘掏飞经走气 并四横纹



<目录>卷中

<篇名>肿胀门

属性:古今议肿是脾虚。大抵多从湿热为。十种根因各调治。详分补泻在临机。
古方有十种论症。然脉浮为风虚。沉伏为水病。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即为正水。脾脉虚大。多作脾肿。因循
不治。乃致水肿。盖脾属土。喜燥而恶湿。土败不能制水。则停蓄不行。留滞皮肤。故作浮肿。初得病时。是眼胞早
晨浮突。至午后稍消。然此症夏与秋冬治之颇易。惟春不然。盖四时之水。无如春水泛溢。兼肝木旺而脾土受
克。不能制水。所以难疗。进退不常。须徐徐调理取效。大凡小儿浮肿。先用发散。然后行泄法。
治宜推三关(一百) 推脾土(一百) 黄蜂入洞(十下) 运五经(五十) 二扇门(二十) 掏威灵(二十) 天
门入虎口(二十) 肘(二十) 以上泻法 泻后补法推脾土(一百) 分阴阳(一百) 补肾(一百) 运土入水
(四十) 天门入虎口 肘(各二十)
春夏用水。秋冬用姜葱真麻油推之。再用酒一盏。飞盐少许。皂角一片为末。黄土一钟。同炒。布包倒合掌心。
掏大指节。即消。



<目录>卷中

<篇名>目疾门

属性:小儿两目忽然红。盖因肝脏热兼风。散风清火斯为妙。痘后须知宜别攻。
火眼之症。治宜补肾(五百) 推天河(五百) 六腑(五百) 分阴阳(三百) 运八卦(二百) 推脾土(一
百) 水里捞明月(一百) 合谷 曲池 肩井(各一截)
风眼之症。治宜推三关(三百) 揉肾(三百) 掏五指节(一百) 分阴阳(三百) 八卦(一百) 推天河(二
百) 六腑(一百) 水里捞明月(一百) 合谷 曲池 肩井(各一截)



<目录>卷中

<篇名>杂症门

属性:小儿头疮。治宜推三关(一百) 推肺(一百) 分阴阳(一百) 推脾(一百) 揉太阳(一百)
揉阳池(一百)
小儿口内生疮。治宜退六腑(一百) 分阴阳(一百) 捞明月(二十) 清天河(一百) 清肾水
(二十) 凤凰单展翅(十下)
小儿偏坠。治宜推三关(五十) 推肾(四百) 揉 门(二百) 分阴阳(二百) 八卦(二百) 天河(二百)
三阴交(一截) 承山穴(一百)
外用艾绒为囊。将肾子兜之。甚效。
小儿 耳流脓。治宜推三关(一百) 六腑(一百) 推脾(十五) 将耳珠揉行前补后泻法(二十)
小便黄赤。可清之。治宜清肾水(自肾指尖推往根下为清也) 掏小横纹 二人上马 运水入土 如大
小便俱闭。只宜分阴阳为主。
小儿眉目不开。治宜掏阳池穴(宜久揉久掏)再推四横纹。
小儿口渴咽干者。气虚火动也。清天河为主。
小儿四肢厥冷。治宜推三关。补脾土为主。
小儿口哑不能语言。乃痰迷心窍也。清肺经为主。
小儿手不能伸屈者。风也。宜威灵穴揉之。四肢软者。血气弱也。宜补脾土。掏四横纹。手掏拳者。心经热也。
急掏捞明月。及运八卦。
小儿头痛。揉脐及阳池外劳宫。头向上者。宜补脾土。运八卦。为主。
一惊风不省人事。灸上星涌泉大指甲侧。
一发热目上视。宜泻心经。掏中平穴。横门中指。俟眼正起指。
一眼左视。掏右端正穴。右视。掏左端正穴。中指中节外边是。
一吐血。两大指甲后一韭叶。即母腮穴。许平掏。
一汗多是肾虚。多推补肾水。汗即止。
一日间病重者。宜抑阳。
一夜间病重者。宜抑阴。
一子后火盛者。是阳火。宜泻之。午后火盛者。是阴火。宜补之。
一先热后寒者。阴干阳。宜先泻后补。
一先寒后热者。阳干阴。宜先补后泻。
一推浮肿者。脾土宜补。阴阳宜分。肾水宜先补后泻。用灯火太阳五心脊骨上各灸愈。
一揉五指节。化痰用之。
一推三焦。治心气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