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膏。每服少许,涂儿唇上,同乳服之。

  《刘氏家传》牙儿咳嗽注唇膏雌黄(一钱) 白僵蚕(直者三个,去丝略焙)上研细,炼蜜调得所,抹唇上或乳头上。

  《孔氏家传》治乳下婴儿咳嗽,注唇膏甜葶苈(捣烂讫,即于纸上炒熟,一分) 乳香(为末,一钱) 白僵蚕(直者十四枚,研细) 天南星(一个)上四味,先将乳香末入葶苈末内,和为剂,再研为末。次入诸药衮研,湿纸裹之,慢火炮以纸焦为度,取出,去黑者不用,只用黄者。末一钱,入麝香少许,每用一字,置于乳上。乳儿、乳母忌冷物。如要为膏,即炼蜜为之,注儿唇上,自然并乳咽下。

  《王氏手集》治小儿嗽方。

  百部 黄蜡 杏仁(各一两)上件同捣,分七服,猪胰子内炙熟,米饮嚼下。

  《王氏手集》治小儿咳嗽,声连不止方。

  雄黄 蝉壳上等分,为末,以蜜成膏,于净瓷器内盛之。如孩子绝小,即注于唇上令自咽。如稍大,即以一豆大温水化下。

  《王氏手集》阿胶散方 治小儿咳嗽。

  阿胶(炒) 甘草(炙,各四钱) 半夏(七次汤浸洗) 糯米(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姜一片煎服。

  《王氏手集》天门冬煎 治小儿咳嗽方。

  天门冬 紫菀 百部 款冬花(各半两) 官桂 甘草(炮。各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一两作八十丸。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王氏手集》苏香散方 治小儿嗽。

  紫苏 半夏(汤洗) 知母 贝母 人参 款冬花 五味子 桑白皮(各半两) 浓朴(炙,炒) 甘草(炙。各二钱)上为细末。米饮调一钱,不拘时候。

  《王氏手集》紫菀散方 治小儿嗽。

  紫菀 官桂 甘草(炙。各一两) 款冬花(半两)上为细末。生姜、米饮食前调,一服一钱。

  《赵氏家传》治小儿未 咳嗽方。

  白僵蚕(直者)上为末,涂少许在奶头上,令儿吃,立效。

  《吉氏家传》治生下一百二十日内咳嗽,紫金膏方僵蚕(七个,洗炒) 硼砂(半钱) 铁粉(一分)上末,用蜜为膏。每服如绿豆大,麦门冬水化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咳嗽。

  参苈散人参 甜葶苈 栝萎根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蜜水调,香熟水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咳嗽。

  参苈丸人参 葶苈(炒) 半夏(汤浸七次) 汉防己 白矾(火 ) 赤茯苓(各一钱)上细末,蜜为丸○,每服五、七丸,乌梅汤下。疳嗽,甘草汤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咳嗽。

  防己散汉防己(一钱) 半夏(小者十七粒,汤浸七次) 白矾( ) 葶苈(炒。各半钱) 黄栝萎子(三十一粒,炒)上末。每服半钱,煎杏仁汤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咳嗽。

  洗心散沙糖 悬剑(用酥炙,是皂角也) 枣子 知母(各一两)上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一日五服,五日效。儿小量度。

  《吉氏家传》治小儿咳嗽。

  麻黄(半两) 皂角(一寸,醋炙)上件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嗽贝母散贝母(半两,每个去心,以面裹煨令熟)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不拘时候。

  《朱氏家传》治小儿奶嗽。

  雄黄(一钱) 硼砂(一分) 白矾(少许,火飞过,共为末)上大人掌心调,点吃一钱,小儿以奶汁调下一字。

  长沙医者郑愈传注唇膏 治小儿诸般咳嗽。

  郁金(三个大者,锉细,生姜汁浸一宿) 白僵蚕(七个,直者) 铅白霜(半钱,研) 脑子(一字)上件为细末,炼蜜为膏,用绿豆大注孩儿唇上。二、三岁桐子大,十岁以上皂皂大,薄荷生姜汤化下。

  长沙医者丘松年传蜜瓜膏 治小儿嗽。

  栝萎皮(不拘多少用蜜涂,慢火上炙焦赤色)上为末。每服一钱,蜜调成膏,时时抹儿口内。

  又方黄芩散黄芩(不拘多少,用童子小便浸三日取出,锉碎,焙干)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白汤少许调下,乳食后服。

  《婴童宝鉴》灸法:小儿咳嗽,灸肺俞穴、风府各三壮。

  卷第十六

  咳逆第二《巢氏病源》小儿咳逆候:咳逆由乳哺无度,因挟风冷伤于肺故也。肺主气,为五脏上盖,在胸间。小儿啼,气未定,因而饮乳,乳与气相逆,气则引乳射于肺,故咳而气逆,谓之咳逆也。冷乳冷哺伤于肺,搏于肺气亦令咳逆也。

  《千金》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呵出涕唾,嗽出臭脓方。

  上以烧淡竹沥煮二十沸,小儿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