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红暗多从寒里得,淡红隐隐本虚寒,直到深红化为热。
神气泰宁,营卫静平,定见太平景象。盖黄为中和之气,红乃交明之色,黄红隐隐,景物熙熙,焉有不安之
理。寒邪初入皮毛,经络乍滞,所以纹见红暗,由血滞也。无论内寒外寒,初病久病,一见此纹,总是寒证。凡人
中气性弱,营卫不充,纹必淡莹而兼红,虚寒之证。至谓深红化热,其理安在。红本寒因,岂能化热?由其寒闭
皮毛,腠理不通。凡人身内据之乱,时与皮毛之气相通贯,无一息之暂停。今寒闭汗孔,内出之气无所发泄,郁于
毛孔之间,渐积渐浓,而化为热矣。此内出之气热,非外受之寒能变热也。
关纹见紫热之征,青色为风古所称,伤食紫青痰气逆,三关青黑祸难胜。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热壅经络,阻其阴营之道,所以纹紫为热炽,千古定评也。少阳甲木,其色本青,肝胆
受邪,纹见青色,此伤风候也。但可以风热称之,不可称惊风以误世。盖青者本经之色,《内经》有在天为风、在
地为木之言,所以风木同气。肝受风邪,纹必见此青。理最明最显,而幼科偏不言青为风,偏言青为惊。据幼科
所论,惊出于心。然青色非心之色,何以青为惊乎?此等牵强之说,最为谬误。予有惊风关妄,详列二卷。紫而
兼青,食伤之候。盖食饮有形之物,阻抑中焦清阳,脾气不能宣布,故风邪乘其因而侮之;所以疾风上逆也。疏通壅
滞,令其流利可也。倘郁抑既久,脾气愈不运化,营卫愈见涩滞,则风痰食热固结中焦,所以青而兼黑,此抑郁
之至也。急宜攻下,庶有生机,误认惊风,百无一救。
指纹淡淡亦堪惊,总为先天禀赋轻,脾胃本虚中气弱,切防攻伐损乳婴。
小儿禀受阳虚,肌肤暗白,唇舌淡色者,指纹四时皆淡,虽有病亦现淡红色青淡紫而已。盖淡红虚寒,淡青
虚风,淡紫虚热,此等儿根本不坚,中气怯弱,无论新病久病,总归于虚,一毫攻伐,不敢轻用。倘误投克削,
覆水难收,悔之晚矣。
关纹涩滞什因由,邪遏阴营卫气留,食郁中焦风热炽,不行推荡更何求。
病邪阻郁营卫,营运迟滞,消化无力。所以指纹推之不甚分明,无活泼流行之象,由食饮风寒相搏,是为实
证。急宜推荡,去其陈腐,其愈亦易。若因三关纯黑,推之不动,死证也,不治。
\x纹形主病歌\x
腹疼纹入掌中心,弯内风寒次第侵,纹向外弯痰食热,水形脾肺两伤阴。
掌心包络所主,纹入掌中,邪侵五内,由中气寒也,故为腹痛。纹若弯弓,内外有别。其纹之两头弯,向中指
为内,为顺证,为外感风寒,治之犹易;其纹弯向大指为外,为逆证,为内伤饮食,治之稍难。形如水字,脾肺不
足,食塞太阴,中气怯弱,脾不运化故也。或向指纹惟止一线,安能有水字之形?曰不观太渊之脉,亦止一线,
何以阳维阴维,阳跷阴跷,有时左右连带现纹,岂非水字之形乎?脉有左右,安知纹无左右?但能触类旁通,无往
非理,岂特指纹为然?
凡看指纹,以我之大拇侧面,推儿食指三关,切不可覆指而推。盖螺纹有火,克制肺金,纹必变色。又只可
从命关推上风关,切不可从风关推出命关,此纹愈推愈出。其纹在先原未透命关,误推而出之,大伤肺气,且不能辨纹
色,慎之戒之。
以上表里寒热虚实,凿凿有据,但能于临证时,认得此六字分明,胸中自有主宰,虽不中不远矣,若但以惊风
塞责,第扪心自问,未免怀惭。凡我同人,互为砥砺幸矣。



<目录>

<篇名>小儿脉法

属性: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第手腕短促,三部莫分,惟以一指候之,诚非易也。《内经》诊视小儿,以大小缓急
四脉为准。予不避僭越,体察其意,仍从浮沉迟数四脉,而以有力无力定其虚实缓急,更为明悉,比较尤为有根据。
\x《内经》脉要\x
黄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如何?
夫乳子病热,脉见悬小者,阳症见阴脉,本为大忌,但小而缓者,邪甚微,其愈易;小而急者,邪客深,为可
虑,故以为问。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夫小儿以稚阳为体,而如病,纹脉现暗淡,肢脉至虽小,手足温者,犹能生。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犹在也。
若四肢寒冷者,则邪胜其正,元阳去矣,故曰死也。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者生,急者死。此言小儿之外
感也。风热中于阳分而喘鸣肩息者,脉当实大。但大而缓,则胃气好,邪渐退,故能生;实而急,则真脏见,病
日进,则死也。
此《内经》之旨,圣人立言简切,而总括无余。世人不悟,视为寻常,能于此处等处着眼,则诊视之要诀思
过半矣。予之临证诊视,无论凶吉,则多中者,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