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胃经。乌梅丸。嗽而
喘息吐血者。属肺经。麻黄汤。咳而遗尿者。属大肠。赤石脂汤。咳而腰背痛。甚则咳涎者。属肾经。麻黄附子细辛汤。
咳而遗溺者。属膀胱。茯苓甘草汤。咳而腹满。不欲食。面肿。气虚者。属三焦。异功散。
曾氏曰。脾虚亦能作嗽。当投补剂。醒脾散、茯苓浓朴汤。令脾气实。然后间与清肺饮。疏解肺经风寒。及藿香饮
助脾养胃。亦救子益母之法也。有一症。咳嗽至极时。顿呕吐。乳食与痰俱出尽。方少定。此名
风痰壅盛。肝木克脾土。用白附饮治之。
薛己曰。咳嗽流涕。外邪伤肺也。参苏饮。咳嗽面赤。心火刑肺也。人参平肺散。嗽而吐青绿水。肝木乘脾也。异
功散加柴胡。嗽而吐痰乳。脾肺气伤也。六君加桔梗。嗽而吐脓痰。热蕴于肺而成肺痈也。桔梗汤。凡风邪外伤。法当
表散而实腠理。其用下药。非邪传于内。及胃有实热者。不宜轻用。面色白。脉短涩者。肺之本症也。易治。面色赤。
脉洪数者。火刑金也。难治。



<目录>卷四\咳嗽哮喘

<篇名>百日内嗽

属性:曾氏曰。百日内婴儿。咳嗽痰壅。睡中不宁。亦因产后感风而得。不可过用表散。宜惺惺散、贝母汤。
王肯堂曰。此名乳嗽。实难调理。亦恶症也。当审虚实。实者散之。虚者补之。其症气粗痰盛。口疮眼热。发散后。
可微利之。比金丸等主之。散其实也。其症呕吐惊悸。困倦自汗者。宜补肺散、益黄散、天麻散。补其虚也。大抵治惊
嗽。琥珀散、天麻丸。乃要药也。用天麻、蝉蜕、僵蚕、人参、川芎、甘草、硼砂、胆星、天竺黄、白附子、雄黄、金
箔末之。蜜丸芡子大。金箔为衣。薄荷汤下。此治百日内嗽不止。远胜诸药。



<目录>卷四\咳嗽哮喘

<篇名>哮喘原由症治

属性:张兼善曰。哮喘遇冬则发者。有二症。一由内外皆寒。须用东垣参苏温肺汤。一由寒包热。用越婢汤加半夏。
虞抟曰。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曰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李 曰。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鳌按。哮症。古人专主痰。后人谓寒包热。治须表散。窃思之。大都幼稚多吃咸酸。渗透气脘。一遇风寒。
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故多发于冬初。必须淡饮食。行气化痰为主。禁凉剂。恐风邪难解也。禁热剂。恐痰火易
升也。苏子、枳壳、青皮、桑皮、桔梗、半夏、前胡、杏仁、山栀。皆治哮必用之药。李士材谓先于八九月未寒时。用
大承气下其热。至冬寒无热可包。此法颇好。曾试之。亦效。而又有食哮。宜清金丹。有水哮。宜水哮方。有风痰哮。
宜千 导痰汤。有年久哮。宜皂角丸。或青皮散。
钱乙曰。喘症有由肺盛。复有风冷者。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风冷大
青膏。有由肺脏怯弱者。其唇白色。当补肺。阿胶散。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
而唇白。脾者肺之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阎孝忠曰。小儿喘病。甚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实热者。清肺饮加五和汤加姜、葱。及泻肺汤。经云。喘息
皆因气有余。盖肺主气也。虚冷者。补肺散。坎离汤。此肺虚感风。气不升降。致有是症。及用定喘饮常验。不拘冷热
皆可服。痰涎失音。二圣散。
娄全善曰。喘急之症。有因暴惊触心者。有因寒邪壅盛者。有因风邪外客者。有因多食咸酸痰滞者。有因膏粱积热。
熏灼清道者。然喘与气急。有轻重之别。喘则欲言不能。隘于胸臆。气急。但息短。心神迷闷耳。治法。因惊者。化痰
定喘丸。寒伤肺气者。小青龙汤。风邪伤肺者。三拗汤加减。咸酸伤肺者。食生豆腐。热伤肺者。清肺饮。喉声如锯者。
半夏丸。前症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为多。若已发则散邪为主。未发则补脾为主。设
概攻其邪。则损真气。迳补其肺。则益其邪。



<目录>卷四\咳嗽哮喘

<篇名>马脾风

属性:初虞世曰。马脾风者。暴喘而兼胀满也。大小便硬。宜急下之。用牛黄夺命散。后用白虎汤平之。马脾风。若患在
百日内者。不治。
吴绶曰。有马脾风者。因寒邪入肺。寒郁为热。痰喘上气。肺胀 。若不速治。立见危亡。宜用辰砂二钱半。甘
遂一钱半。轻粉五分。共为末。每取一字。以温浆水少许。上滴香油一点。挑药在油花上。待沉下却去浆水。灌之。即
名马脾风散。此方甚妙也。



<目录>卷四

<篇名>啼哭

属性:泪为肝液。哭乃肺声。风袭肝脏。内外风并